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材種植 >> 玉竹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玉竹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  【概述玉竹原名女萎,又名葳蕤,為常用中藥,應用歷史悠久,享譽國內外。具有養陰潤燥,生津止渴的功能。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tum (Mill) Druce.的根莖。家種的主產於湖南、廣東、江蘇、浙江等地,野生的則分布地區較廣。

  【生長環境】玉竹喜生長於涼爽、濕潤、土層深厚、富含沙質和腐殖質的壤土。能耐寒、耐陰濕,忌陽光直射及多風。

  玉竹根狀莖存活時間為3年或4年,超過這個時間則會腐爛。秋季栽種的玉竹,於翌年5~6月莖葉生長迅速,並能抽蕾開花,7月高溫季節,而根狀莖生長加快。種植後的第2年,植株生長減弱,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,經不起高溫季節陽光的直射;第3年植株長高,根狀莖發育較快,生長力較強,倒苗時間在9~10月間。

  【種植技術

  1、選地整地:玉竹適宜於上一年種豆子及蔬菜的肥沃的細沙黃土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火沙土、假泥土和有樹根的地均不宜栽種。在三伏天整地,深挖100厘米以上,經過曬枯後又進行復挖,反復2次。種植前須細致地碎土整地,根據地形開溝作畦。

  2、選種栽種:

  (1)選種(根據湖南的品種):

  ①豬屎萎:苗壯短,葉較短圓,地下根莖粗大而較長,尖端光滑分3枝,間有2枝,喜向上生長。

  ②木萎:苗比豬屎萎矮,葉小,地下莖粗而較短。

  ③竹節萎:柳葉萎,苗莖比較細,葉較豬屎萎狹長,地下莖長而較細,節股顯著。此外,還有米萎、毛根萎、石萎參,品質較次,現已淘汰。

  (2)栽種:玉竹采用地下莖芽繁殖。於大暑至處暑間收獲時,選擇苗稈粗壯,當年生芽,莖粗壯,須根多,尖端帶白色而無紅黑斑點的作種。每667平方米需種量:豬屎萎400~450千克,木萎350~400千克,竹節萎250~300千克。種芽采收後,如不能立即栽種,可用潤黃土將種莖放於黃土內窖藏。

  立秋邊,用板齒耙頭抽行。行寬窄可按栽培年限而定。一般在1周年挖的行距27厘米,深13~17厘米;2周年挖的行距為33厘米,深17~21厘米。栽種時先開好第1行,將種根芽嘴向上按1個方向排放於溝底,株距按1周年的2~17厘米,2周年的13~17厘米,上蓋約3厘米厚的黃土,土上蓋一層牛糞(每667平方米2000~2500千克),發酵後施用,然後再抽第2行,將第2行的土覆蓋第1行。如此施肥蓋土逐行進行。

  【栽培管理】玉竹下種後一般須第3年秋季(也有第2年收挖的)才挖收,故需加強田間管理。

  1、追肥培土:栽後選擇在11~12月的晴天,在行間開溝10~13厘米深,每667平方米施肥150~250千克,施後覆土,1至翌年春天苗出土6~7厘米時,按前法追肥1次,惟溝宜淺。9~10月間苗稈落葉後,在行中撒施牛糞1500~2000千克,上面再培生黃土約7厘米厚,第3年春初開淺溝,每667平方米施人糞尿300千克,施後覆土。

  2、除草:在玉竹生長季節,必須注意及時除草。栽後第2年清明前後,須淺鋤松土1次,深度約3厘米,過深會損傷種根,以後只要注意拔草便可。玉竹地在雨天不可讓人畜踐踏,以免積水,引起爛蔸。

  【收獲與加工

  1、收獲:玉竹一般以2周年收獲為宜,如追肥管理得好,1周年亦可收獲。立秋邊選擇雨後晴天,土壤潤濕時進行收挖,先齊地割去苗稈,然後用耙頭順著側邊慢慢挖取,掘深20~23厘米,連土塊翻轉,散掉土塊,取出根莖,挑回進行留種加工。在收挖時,注意勿傷斷根莖,以免降低規格等級。

  2、加工:挖回後,攤平放地上曬3~4天,玉竹曬澇軟後,用手搓去毛須,再曬1~2天,約六成干時,又揉1~2次,揉至開始出糖汁粘手和變成金黃色時為度,然後曬干或用小火焙干即成。揉時要注意適度,若太揉狠了,變為老紅油色;揉嫩了,變為黃白色,外皮粗糙,出貨少。需300~400千克鮮貨加工干貨100千克。

  【藥材形狀】呈長圓形或略扁平,表面淡黃色至淡黃棕色,外皮有明顯波狀環節,節上有多數須根痕,並可見有圓盤狀的地上莖痕;分枝或不分枝。干燥者質堅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角質樣,受潮則變柔軟。氣微,味甜而有黏性。家種豬屎萎蕤,枝根比較禿壯,竹節萎蕤略瘦長;野生的一般比較細嫩,最粗的還不及家種的1/4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