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材種植 >> 五味子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五味子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  【概述五味子為較常用中藥材。始載於《神農本草經》。應用歷史悠久,具有收斂固澀、補腎寧心、益氣生津之要藥。尤以“北五味”質量佳,馳譽國內外。本品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u.ndrachinensis (Turcz.)Baill.或華中五味子Schisarndrasphenanzthera Rehd. et Wils的果實。前者習稱“北五味”,後者習稱“南五味”。前者主產遼寧,吉林,黑龍江;後者主產陝西,河南,湖北,四川等地。多為野生。

  【生長環境】五味子多生於濕潤、肥沃、腐殖質層深厚的雜木林、林緣、山間灌木叢處。喜光、喜濕潤、喜肥,具有適應性強的特性。

  【種植技術

  1、選地整地:選擇土壤肥沃、質地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,深翻細耙,施足底肥。一般翻地深度25~30厘米,每667平方米施廄肥4000~5000千克。於播前作畦,畦高20厘米,畦寬1~1.3米,畦長視地形而定。

  2、種植方法:

  (1)種子繁殖:五味子種子皮堅硬,有油層,不易透水,出苗困難,應於播前進行種子處理。先將五味子果實用溫水浸3~5天,搓去果肉,洗出種子,漂去秕粒,然後進行催芽。用種子的3倍量濕沙充分拌勻,以種子互不接觸為度。再挖深、寬各50~60厘米土坑,將種子放於坑內,上蓋一層草,再蓋土20厘米。四周挖好排水溝,以防雨水灌人。在催芽過程中,要經常檢查,防止發霉。一般沙埋處理70~90天,見胚根稍露,即可播種。

  (2)播種:以春播為宜。於畦面橫向開溝,行距15厘米,溝深5厘米左右,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,覆土2~2.5厘米,適當鎮壓,覆蓋一層薄草,用繩子固定,以保土壤濕潤。一般每667平方米播種量5千克左右。

  (3)移栽:一般選2年生苗移栽,1年生壯苗也可。栽後易成活,新生根較多,植株生長旺盛,成活率達80%以上。采挖野生苗移栽,因無主根、側根,只是根莖且不定根又是從根莖上再生,而移栽後緩苗期較長,原須根多枯死,成活率低,生長不旺,生產上采用不多。

  移栽於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,以春、秋兩季為好,成活率高。春季應在芽未萌動之前,秋季應在落葉後,夏季移栽於雨季挖苗帶土坨。於畦面開穴,穴距、穴深各30厘米。穴底施適量廄肥,覆一層土,然後栽苗。栽時將根舒展開,填一部分土,隨之輕輕提苗,再填土踏實,然後灌足水,待水沉下再填土封穴。

  【栽培管理

  1、搭架:以搭設立架為好,有利通風透光,產量較高,因五味子為多年生植物,生產多用三角鐵或水泥柱作立柱。立柱長2.6米,埋入地下30厘米,最好用水泥固定。可用8號或10號鐵絲,於立柱中部及上部,橫拉兩道。再按每株插4根竹竿,竿距12~15厘米,要求排列整齊,用細鐵絲將竹竿固定在鐵絲上。待五味子新枝伸長35~40厘米時,即引蔓上架。每株要培養4條基生枝,將每條主蔓順時針方向纏繞竹竿上,並用繩固定。

  2、育苗期管理:

  (1)遮陰:播種後20~30天,即陸續出苗。應經常檢查出苗情況,以防覆草壓苗。當出苗達60%~70%時,去掉覆蓋率,用樹枝搭起簡易棚遮陰,保證幼苗正常生長。

  (2)灌水:幼苗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,怕干旱,當表土層干達2厘米時,及時灌水,灌水後畦面出現板結時,結合除草適時松土,破除板結層,防止水分蒸發。

  (3)間苗:幼苗抽出3~4片真葉時,及時間苗,按株距6~10厘米定苗後可將陰棚撤去。

  (4)追肥:第1次追肥,可在撤去陰棚後進行,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;第2次在株高10厘米左右進行,每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鉀15~20千克。

  3、定植期管理:

  (1)除草松土:除草結合松土進行,每年生育期要進行多次,做到表土層疏松,田間無雜草。

  (2)灌溉、施腮:五味子為淺根系植物,不耐干旱,生育期間應保持土壤水分、養分充足,促其根系發達,生長旺盛,結果率高。生長期肥、水不足,枝條細弱,越冬芽小,特別是每年的生育前期肥水不足,影響花芽分化,多形成枝芽,花芽也多出雄花;開花坐果期肥、水不足,會引起落花、落果,影響產量,應視土壤水分狀況及時進行灌水,並要追肥,一般於5月上旬進行第1次追肥,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,促其生長發育;於6月末進行第2次追肥,每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鉀40千克,促其果實生長和成熟。

  (2)剪枝:剪枝是調整植株營養合理分布,決定高產、穩產的重要措施。因此,人工栽培必須及時進行剪枝。

  據調查一棵8年生植株,有主蔓一條,支蔓兩條。主蔓總長403厘米,兩條支蔓分別長達60厘米、260厘米。其主蔓1~4年共生長伸長186厘米,此段已老化,無枝、無葉;5~7年伸長151厘米,枝葉由少到多,並有少量果穗,占全株25%;8年伸長的上部主蔓長60厘米,兩條蔓120厘米,枝、葉茂盛,大量結果。結果穗數占75%,說明了植株的上端具有“尖端優勢”。這為如何修剪提供了依據。

  修剪方法:剪枝應剪去短果枝,控制莖生枝,保留中、長果枝。剪枝時期應於每年冬季或早春芽未萌動前進行。具體操作是控制基生枝,只選留3~4個使壯條培養結果,其余基生枝全部剪掉或從根部刨除。剪去果枝,因多年生短果枝開雄花多,結果性能差,要全部剪去;疏去過密的中、長枝條,以利通風,並促進開花結果。同時在剪枝時要注意將病蟲株、徒長株、瘦弱枝、老齡枝和不結果枝條剪去,以集中養分供給結果需要,確保豐產豐收。

  4、病蟲害防治:

  (1)病害:主要為葉枯病。於6~7月發生,先由葉尖或葉緣開始浸染,逐漸擴大,直至枯黃脫落。防治方法:可用托布津50%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葉面,或退菌特噴布,每隔10~15天噴1次。

  (2)蟲害:育苗期多發生蝼蛄、蛴螬、金針蟲等地下害蟲,可用毒餌防治。定植期主要害蟲為卷葉蟲,可用50%倍晴松乳劑1500倍液噴殺。

  【收獲與加工】移栽3年有一定產量,4~5年大量結果。正常年景一般每667平方米產干貨150千克左右。采收期以果實呈紫紅色、皮肉厚、有油性為宜。一般北方產區於10月中旬采收。若搶青采收,曬干後顏色暗,多為干焦粒,無油性,質量差。采回後,置陽光下曬干即成。遇雨天可炕干,有條件的也可采用干燥室干燥。溫度不宜過高,以免揮發油散失,變成焦粒。干燥過程中,要勤翻動,防止發霉變質。干後,揀去果枝及雜質。

  【藥材形狀

  1、北五味子:果實呈不規則球形,直徑5~8毫米。表面紅色、紫紅色或暗紫紅色,皺縮,有的數個黏在一起,果皮油質柔軟,內含種子1~2粒;種子腎形,表面黃棕色,具光澤,種皮堅硬而脆,剝去可見淡棕色種仁,胚乳油質,胚小,不易察見。果皮氣微,味酸,種子破碎後,有香氣,味辛辣而微苦。

  2、南五味子:果實呈不規則形,粒小,直徑2~5毫米。表面暗紅色或棕褐色,果皮肉質較薄,無光澤,內含種子1~2粒,種子腎形,較上種略小,表面黃棕色,略呈顆粒狀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