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材種植 >> 湖北貝母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湖北貝母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  【概述】湖北貝母,在鄂西、湘北、川東一帶習用已久,原集散於湖北恩施的板橋,故又稱“板貝”。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湖北貝母FritiILaria hapenehsis Hsiao etk、C、Hsia的鱗莖。多為栽培。分布於湖北、四川、湖南等地,於1992年收載於衛生部《藥品標准》中藥材第一冊。

  【生長環境浙貝母喜陽光充足而又涼爽、潤濕的氣候,怕高溫、干旱和積水。根的生長,9~10月下種的經7~10天鱗莖基部萌發須根,至翌年2月下旬呈叢簇狀,新鱗莖基部已萌生新的肉質粗壯須根,生長旺盛。莖葉的生長,鱗莖休眠期芽的分化已經開始,9月分化顯著加快,至11月中旬分化基本形成,下旬主芽伸出鱗莖表面,但越冬前不出土,到翌年2月上旬前後主芽生長出土,2月下旬苗出齊,2月底3月初(苗高12~15厘米)二稈露頭,3月上旬植株莖部萌生出1或2個側莖。開花結實期,花芽及葉芽在鱗莖休眠期已分化形成。現蕾期在3月中下旬,花期為10~20天,結果期為4月中旬至5月卞旬,果實成熟需30~40天。

  【種植技術

  1、選土整地:湖北貝母多在氣候寒冷的高山和次高山上生長,種植於向陽地勢,排水優良的新開墾的荒地為好。播種前,先將地面用一些草料燒過,以防病害,並使生長良好。土質以腐質壤土為宜。種前將細碎的土作成130厘米寬,830厘米長的廂子,面上鋪腐熟的牛糞厚約4厘米,糞面可鋪肥泥一層,即可播種。

  2、播種:一般在立夏前後與收獲同時進行。貝母按大、中、小分3類,一般小籽不栽,用以做生藥。大種鱗莖視大小直切成4~8瓣,注意不要弄去其外皮。種莖處理好後,立即點播在廂地裡,點播時鱗瓣相距3.5厘米,破面朝地,畦邊距7厘米空出,以免踐踏。點播後,即蓋土肥7~10厘米厚。

  【栽培管理】貝母栽下後必須經常檢查並拔草,播下後正是6月,天氣甚熱,在太陽猛烈時,必須用草料或晾干的樹枝遮蓋。一般不施追肥,不過在臨落雨時灑糞水,或陰天時施腐質灰土,可使貝母生長良好。貝母在3~4月間易遭病蟲害,病害有地霉,蟲害有“地蝗蟲”。在同一時間地霉,先黑葉子,2~3天就腐爛根莖。“地蝗蟲”形似蜈蚣蟲,腰細長,堅硬,能吸食根莖,咬後葉子枯黃,植株1星期就死亡。對於這兩種病蟲害的防治方法,都是將發生病蟲害地方的泥土及受害貝母一齊挖掉,再換上新泥就可不再發生。

  【收獲與加工】在立夏後4月末到5月正是收獲季節。收獲用小鎬鋤將地面泥土鋤松,再將貝母拔出,用手一棵一棵拾在簍內。在收撿時務須把泥土擦干淨,每工1天收獲15千克左右。收後挑選分成3個等級,大籽、中籽用以做種,小籽加工藥用。加工方法,用石灰水浸泡,硫黃熏後,曬干或炕干。

  【藥材形狀】呈扁球形,高0.8~2.2厘米,直徑0.8~3.5厘米。表面類白色至淡棕色,外層鱗葉兩瓣、肥厚,略呈腎形,或大小懸珠,大瓣緊抱小瓣,頂端閉合或開裂,內有鱗葉3~6枚及干縮的殘莖。內表面淡黃色至類白色,基部凹陷呈窩狀,殘留有棕色表皮層及少數須根。質脆,斷面類白色,富粉性。氣微,味苦。

  【】湖北貝母從其種屬、形態、性味,功效,與浙貝母為同類品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