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材種植 >> 玄參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玄參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  【概述玄參為常用中藥材,具有悠久的生產和使用歷史。具有涼血滋陰,瀉火解毒的功效。深為醫患者所信賴。本品為玄參科植物玄參Scorphularia 米ingpoensis He米sl.的塊根。主產於浙江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
  【生長環境】玄參喜溫暖濕潤、雨量充沛、日照時數短等氣候條件,能耐寒,忌高溫、干旱。氣溫在30℃以下,植株生長隨溫度升高而加快,30℃以下則受到抑制。地下塊根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℃~25℃。5~7月地上部分生長旺盛,7月開始抽薹、開花,8~9月為塊根膨大期,11月地上植株枯萎。生長周期約300天。

  【種植技術

  1、選土整地:玄參塊根吸肥力強,且易罹病害,忌多年連作,一般隔年種植,最多連作2年,以選擇土質疏松,排水良好,地力肥沃,微帶鹼性的沙質壤土為好,黃色酸性土壤亦可栽種。地勢以坐南朝北向的陰地為宜(如向陽太陽照射過久,影響玄參生長)。在冬天墾翻泥土40厘米左右,使充分凍松風化;碎土整地作畦,畦寬150厘米,高16厘米,周圍溝寬33厘米左右。

  2、選種栽種:選擇色乳白,大小適中,粗如拇指,無霉斑疤痕的芽頭作種。剔除病、爛和呈紫紅色先端似開花的芽頭,以冬至前後種植為宜,種芽經過寒冬,使芽頭老健,先發根後發芽,但立春後驚蟄前也可栽種。玄參種植時最好選擇陰天進行,如有太陽須把種栽蓋好,以免曬壞。種植方法用開穴點播法,開穴約深10厘米,穴口直徑8~10厘米,行株距相距40~50厘米,種芽每穴1株,芽尖向上,種芽直者直栽,彎者彎擺,務必使芽尖向上,栽後施以腐熟的火土,每667平方米約1000千克,然後再覆蓋細土,不要露出芽頭。每667平方米栽種根35~40千克。

  【栽培管理

  1、施肥中耕:如果冬前挑過河泥和稻溝泥(將稻田泥土挑到旱地上)的地,一般不施肥。但根據主產區浙江磐安的經驗,在未種植前應施足落穴肥,每300穴施以人糞50千克。

  芽頭下種後,長苗出葉3~4片時,一邊用手齒耙輕輕除草,須淺鋤以免傷根,一邊用手扶住中間的苗梗摘去四周的苗禾,每穴留1個芽頭,使養分集中生長塊根。松土正苗後,在天晴地燥時即施人糞1次,應施在根部上,不要施在葉上,每300穴施以人糞50千克(摻水75千克),以後見草即除,待苗長至34厘米左右時,再施人糞1次,每200穴施以人糞50千克(對水75千克),隨後再覆蓋樹葉或欄肥,蓋樹葉以蓋到看不見土為止(約16厘米厚)。當地老農認為蓋樹葉有以下好處:一是下雨時泥土不會濺到苗葉上,可以防止玄參發瘟;二是下雨時泥土表皮不會起硬皮,能保持土壤疏松;三是夏天天旱時,可以防止土層曬熱、曬干,而免玄參地下根莖燒壞。

  蓋草或樹葉後,如生長好的不再追肥,如見苗葉紅黃時應施肥1次,每667平方米施人糞尿150~200千克(對水600千克),以助芽苗返青。下次是小暑後5~10天,莖稈下面葉已開始枯落,稈梢尚還抽芽,花蕾未報之前,每667平方米增施“長參”肥人糞尿250~300千克或化肥1次(1千克化肥對水50千克,每50千克施200株)。

  2、病蟲害防治:

  (1)病害:

  ①斑枯病:高溫多濕容易發病,6~8月發生較重,發病嚴重時,整個植株變褐色而枯死。防治方法: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,每7~10天噴施1:1:100波爾多液進行保護,連續噴3~4次。5月中旬開始可噴施1: 500~1: 800倍代森铵液,每10~14天1次,連續4次或5次。

  ②白絹病:主要危害根及根莖,南方發生較多。於4月中旬開始發生,6月下旬至8月高溫潮濕季節為發病盛期,受害植株根部腐爛,迅速萎蔫、枯死。防治方法:與禾本科植物輪作,忌連作。整地時每667平方米用石灰50千克翻人土中,進行土壤消毒。栽前用50%甲基托布津(或50%退菌特)1000倍液浸種5分鐘後晾干栽種。注意開溝排水和通風透光。發現病株,及時拔掉,並在病穴四周撒石灰粉消毒。

  ③葉斑病:危害葉片,多在4月中旬開始發生,6月前發病較重,7月逐漸減輕。防治方法可參照斑枯病。

  (2)蟲害:

  ①地老虎:以幼蟲為害,多在夜間活動,咬食幼芽,造成斷莖缺苗。防治方法:清晨人工捕捉幼蟲,或用90%敵百蟲1000倍液,或75%鋅硫磷800~1000倍液根際澆灌防治。

  ②蝸牛:3月中旬開始為害幼苗,4~5月為害最重。防治方法:在清晨日出前人工捕捉,清除地內雜草或堆草誘殺。5月間為蝸牛產卵盛期,及時中耕除草,消滅大批卵粒,並噴灑1%石灰水和每667平方米用茶子餅粉4~5千克撒施。

  ③棉葉螨:為害葉片,先下部,後向上蔓延,最後葉色變褐,干枯脫落。防治方法:早春和晚秋清除雜草,消滅越冬棉蟲螨。7~8月棉葉螨發生期,在傍晚或清晨噴灑波美0.2度或0.3度石硫合劑或20%三氯殺螨砜500~800倍液(兩種藥劑混合使用效果更好),每隔5~7天1次,連噴2~3次。

  【收獲與加工】收獲過早,玄參還小,出貨率差;遲收塊根抽芽生長,消耗養分,品質差,產量低。一般以立冬前後4~5天部分枝葉呈枯黃時收獲最為適宜。250~275千克鮮玄參可得干玄參50千克。采挖時選擇晴天,等土壤呈半干狀態,塊根與泥土容易分離時最適宜。

  用鐵耙掘起根部,抖去泥土,剪去莖葉,采下種芽。然後分枝削去蘆和須根,削好後,白天利用太陽曬,晚上收回,或不收回用稻草覆蓋防冷、防雨。經過曬5~6個太陽,玄參干至五六成,將其堆積起來(俗稱“蒸”),使其裡面變黑,把內部水分蒸出表皮。蒸的時間不能過長,否則表皮發霉變黑,降低質量。經過10余天後,又攤開再曬3~4天,然後又集攏再“蒸”,如此反復經過幾次之後,25天左右即可烘焙,直至干燥即成。

  1、選種:收獲時剪下塊根發出的幼芽(又叫冬芽),選擇肥壯頭尖、色白、大小適中,粗如拇指,底芽直徑0.6~1厘米,長3~37厘米,農民稱為“鞭筒芽”的作種。在立春前後的芽,稱為春芽,質量較差。一般每50千克鮮玄參能選種芽10千克。若收獲延遲,每50千克鮮玄參能選種2~3千克。

  2、儲藏方法:選擇朝南向陽地面高燥,排水良好的地,挖坑1個,深33厘米,寬66厘米,長短視種芽多少而定,坑底要平坦,周圍薄鋪稻草,然後把種芽放入,芽疊高65厘米,上面用稻草蓋好,稻草上面蓋些泥沙,須高於地面,以免積水,泥沙上面再覆蓋稻草。坑的周圍開好排水溝,防止霉爛。

  【藥材形狀】 玄參為類圓柱形或類紡錘形,中間略粗或上粗下細,微彎曲。長6~20厘米,直徑1~3厘米。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,具不規則的縱溝及橫向皮死,並可見稀疏的橫裂紋和須根痕。質堅實,不易折斷,斷面黑色,微具光澤。氣味特異,味甘微苦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