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材種植 >> 黃芪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黃芪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  【概述黃芪為著名常用中藥材,應用歷史悠久。為補氣固表、排膿、利尿托毒、斂瘡生肌之佳品,療效顯著,深受廣大醫生、患者所喜愛,享譽國內外。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mem.branaceus (Fisch.)Bge vir. momgholicus (Bge.)Hsiao、膜莢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(Fisch.)Bge.和多序巖黃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-Mazz的根。黃芪野生、家種均有,分布於東北三省,內蒙古,山西,甘肅,四川,陝西,寧夏等省區。家種的主產山西渾源、繁峙、應縣、代縣等地。

  【生長環境】黃芪多生於海拔800~1300米的山區或半山區的半旱向陽草地上,或向陽林緣樹叢間,植被多為針闊混交林或山地雜木林;土壤多為山地森林暗棕壤。具有喜冷涼、耐旱性強和怕澇的習性。

  黃芪1年和2年生幼苗的根對水分和養分吸收功能強,隨著生長發育進展,吸收功能逐步減弱,而儲藏功能增強,主根變粗大。生長周期為5~10年,如水分過多易發生爛根。

  【種植技術

  1、選地整地:黃芪為深根性植物,平地栽培應選擇地勢高燥,排水良好,疏松而肥沃的沙壤土;山區應選擇土層深厚、排水好,背風向陽的山坡或荒地栽種。地下水位高、土壤濕度大,質地黏緊;低窪易澇的黏土或土質瘠薄的沙礫土,均不宜栽種。選地後進行整地,以秋季翻地為好,一般深耕30~45厘米,結合翻地施基肥,每667平方米施農家肥2500~3000千克,春耕翻地要注意土壤保墒,然後耙細整平,作畦或打壟。

  2、種植方法:

  (1)選種和種子的處理:選種可采用水選和風選法,除去雜質、癟粒和蟲蛀的種。播種前須進行種子處理,多采用粗砂或磨末機輕度摩擦種皮,也可將種子置於50℃的溫水中浸泡6~12小時,撈出後裝入布袋催芽。

  (2)播種:分春播、伏播和秋播。春播於4月中旬至5月上旬,伏播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,秋播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。春播應注意土壤墒情。播種方法有穴播、條播和撒播,但主要為穴播和條播。在生產上多采用直播,田間管理方便,省工而產量高,質量好。育苗移栽不僅費工,而且移栽時易傷主根,形成雞爪芪,影響藥品質量。

  3、采種:2年生黃芪即開花結子,但種子多不飽滿。采3年以上所結的種子最好。采收時要做到隨熟隨采。如采收不及時,莢果易自然開裂。采收的莢果,曬干脫粒,即可留作種用。

  【栽培管理

  1、中耕除草和追肥:當年苗出齊後即可松土除草,一般進行2~3次。當苗高7~10厘米時進行疏苗,按15~20厘米株距定苗。以後每年於生長期視土壤板結和雜草長勢,進行松土除草。播種1~2年生黃芪生長旺盛,根部發育較快,可結合中耕除草適當追施磷鉀肥料。

  2、灌溉與排水:出苗和返青期需水分較多,如遇干旱,應及時進行灌水。雨季土壤濕度大,易積水地塊應及時疏溝排水,以防爛根。

  3、病蟲害防治:

  (1)病害:

  ①白粉病:從苗期到成株均可發病,一般多在7~8月。主要危害葉片,也可為害莢果。受害的葉片和莢果表面生出白粉,後在病斑上出現小黑點,可造成早期落葉或整株枯萎。防治方法:發病前或發病初期,每15天噴1次波美0.3度石硫合劑,或用50%托布津800~1000倍液噴霧,每10天1次,連續2或3次。

  ②根腐病:主要危害根部,造成爛根。發病後植株自上而下萎蔫、枯黃,以致死亡。發病多在6~8月,在高溫高濕,土質黏重的情況下更易發病。防治方法:認真選地,加強田間管理,及時拔除病株,病穴用石灰消毒;整地時每667平方米施70%五氯硝基苯1千克進行土壤消毒,並施石灰氮20~25千克作基肥。

  (2)蟲害:

  ①蚜蟲:屬同翅目昆蟲,多在6~8月發生,主要為害植株上部的嫩莖葉,從而影響正常生長發育。防治方法:用40%樂果乳油1500~2000倍液和50%殺螟松1000倍液噴灑,每7天1次。

  ②豆莢螟:鱗翅目螟蛾科昆蟲,一般在6~9月發生,成蟲產卵於嫩莢或花苞上,幼蟲孵化後為害種子。防治方法:在成蟲盛發期,於傍晚噴灑80%晶體敵百蟲1500~2000倍液,每7~10天1次,連續3~5次,直到種子全部成熟。

  【收獲與加工】黃芪藥用部分為根部。必須長至一定的長度和粗度才能采收。一般3~4年即可采收。以秋季10~11月為采刨期,因其根生長很深,采挖時應以鐵鎬深刨,一般刨至100厘米左右,才可拔起。刨時切勿損傷其外皮並避免折斷。然後洗淨泥土,將黃芪放於沸水鍋內略浸1~2分鐘,隨即取出,置陰涼處,回潤其身份,再削去頭尾,然後用繩捆把曬干,再搓直,這樣可使根條挺直,再分別成莊。

  【藥材形狀

  1、黃芪:根呈圓柱形,有的有分枝,上端較粗,長30~90厘米,直徑1~3.5厘米。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,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。質硬而韌,不易折斷,斷面纖維性強,並具粉性,皮部黃白色,木部淡黃色,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。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,黑褐色或空洞。氣微,味微甜,嚼之有豆腥味。

  2、紅芪(多序巖黃芪):根呈圓柱形,少分枝。表面灰紅色,具縱皺及少數支痕,易整皮剝落而露出淡黃色的皮部及纖維。斷面皮部淡棕色,中間具棕色環。質堅硬而致密,粉性。氣微,味微甜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