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名稱 >> 蒲黃

蒲黃

蒲黃的功效與作用  【中藥名蒲黃 puhuang

  【別名】蒲草黃、蒲花、蒲棒花粉、蒲厘花粉。

  【英文名】Cattail Pollen。

  【藥用部位】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.的花粉。

  【植物形態】多年沼澤生草本。根莖橫走,須根多。葉狹線形,半抱莖。花小,單性,雌雄同株,集合成圓柱狀肥厚的穗狀花序;雌雄花序離生,雄花序在上部,雌花序在下部,雌、雄花序的花被均退化成鱗片狀或茸毛。雄花具雄蕊2~3,毛長於花藥,頂端單一或2~5分叉,花粉粒單生;雌花有小苞,匙形,與柱頭等長,小苞與花柱均較白。果穗長短變化很大,通常短於雄花序,赭褐色。堅果細小,無槽。花期6~7月,果期7~8月。

  【產地分布】生於淺水中。分布於安徽、江蘇、浙江等地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6~7月花剛開時,剪取蒲棒頂端雄花序,曬干,碾研,除去花莖等雜質,所得帶雄花的花粉稱“草蒲黃”;再經細篩,所得純花粉,習稱“蒲黃”。

  【藥材性狀】黃色粉末,質輕,入水飄浮水面,手捻之有滑潤感,易附於手指上。氣微,味淡。草蒲黃為蒲黃花粉與花絲、花藥的混合物,花絲黃棕色,不光滑。在顯微鏡下,可見花粉粒單生,類球形,直徑24~30微米,表面有似網狀雕紋,單萌發孔不甚明顯。

  【性味歸經】性平,味甘。歸肝經心經

  【功效與作用】止血、化瘀通淋。屬止血藥分類下的化瘀止血藥。

  【臨床應用】用量4.5~9克。外用適量,研末撒或調敷。用治各種出血症、瘀滯痛症,如瘀滯胸痛、胃脘疼痛以及產後瘀痛、痛經;血淋、血痢等。

  【藥理研究】具有改善心肌微循環、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、促進凝血作用,興奮子宮平滑肌,對腸道平滑肌有解痙作用,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,有抗炎、抗菌、抗過敏、溶血作用。

  【化學成分】主要含黃酮及甾類成分。此外,尚含有揮發油、多糖、酸類、香蒲新苷、山柰酚、異鼠李素、柚皮素、山柰酚-3-阿拉伯糖苷、3-谷固醇和烷類等化合物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孕婦忌服。

  【配伍藥方】①治婦人月經過多,血傷漏下不止:蒲黃(微炒)90克,龍骨75克,艾葉30克。上三味,搗羅為末,煉蜜和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煎米飲下,艾湯下亦得,日再。(《聖濟總錄》蒲黃散)

  ②治血崩:蒲黃、黃芩各30克,荷葉灰15克。為末。每服9克,空心酒調下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  ③治咯血,吐血,唾血及治煩躁:生蒲黃、干荷葉等分。上為末,每服9克,濃煎桑白皮湯,放溫調下,食後。(《衛生寶鑒》恩袍散)

  ④治鼻衄,出血過多,昏迷欲死,諸藥不效:生蒲黃6克,青黛1.5克,生藕汁調作一服,即驗。(《朱氏集驗方》)


  • 上一頁:
  • 下一頁:
  • 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