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材種植 >> 天花粉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天花粉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  【概述天花粉原名栝樓根。為常用中藥材,具有生津止渴,降火潤燥,排膿消腫的功能,有悠久的應用歷史。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kiri10wiimaxim. 、日本栝樓Trichosanthes japonica Regel.的根。藥用主要為家種。主產河南安陽、濟源、南樂,河北安國、安平、定州等地。以河南安陽產量大,品質佳,素有“安陽花粉”之稱,馳名國內外。

  【生長環境】栝樓多生於山坡草叢、林緣、溪旁及路邊。北方多栽培於平原或緩坡的向陽處。性喜溫暖、濕潤、通風、透光,怕干旱、漬水和霜凍。要求土壤深厚、土質肥沃疏松。

  【種植技術

  1、選地整地:選擇通風透光、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塊,每667平方米施農家肥2000~3000千克、餅肥40千克、磷肥30~40千克,於秋末冬初進行深翻,耙細,翌年春季整地,做畦待播種。

  2、種植方法:

  (1)種子繁殖:北方產區多在清明至谷雨間進行播種,播前種子用400℃的溫水浸泡24小時,撈出,稍晾。按行距20厘米、株距12厘米開穴點播。穴深4厘米,每穴放種子1~2枚,覆土,隨即澆水。出苗前經常保持地面濕潤。在溫度200℃ 左右的情況下,一般20天左右即可出苗,翌春移栽,株行距120厘米×150厘米。

  (2)分根繁殖:選好種株,以收根(天花粉)為目的多選雄性植株。清明至立夏期間將根挖出,切成6~9厘米的小段,用草木灰塗抹傷口。注意勿傷須根。凡斷面鮮白者,可作種根,斷面有黃筋者不宜作種。在已整過的畦面上,按株行距120厘米×150厘米挖穴,平放種根,覆土5~10厘米。稍鎮壓。上面封土25厘米保墒。如果氣候正常,栽後半個月萌芽,扒平封土,幼苗即可生長。干旱時,開溝澆水。

  3、壓蔓繁殖:因栝樓有生長不定根的特性,在夏季雨水充足,氣溫高時,將健壯的蔓拉於地下,在葉基部壓土,生根後即可截斷莖枝,形成新的植株。但此法生長緩慢,一般只作補苗用。

  【栽培管理

  1、澆水追肥:栽種後需及時澆水,保持地面濕潤。苗出齊後,應及時中耕除草,澆水。在麥田間作的可在收割小麥時留高20~30厘米的麥茬,以利於花粉莖蔓攀緣,使之通風透光。在苗高0.5m前後,追肥2次。每667平方米用尿素10千克(碳铵20千克)左右,施在距秧苗20厘米遠的地方,同時澆水。

  2、病蟲害的防治:

  (1,病害:

  ①根腐病:5月初發生,雨季嚴重。防治方法:發現病株及時除去並用石灰消毒病穴;選無病株留種;收獲後清園,將病、殘株燒掉。

  ②節線蟲病:危害根部,引起根部腐爛,嚴重時植株死亡。防治方法:深翻曬土,收獲後深翻幾次,以殺死害蟲。結合曬土每667平方米用50%克線磷顆粒劑10千克,或10%益收寶5千克,或4%甲基異柳磷乳劑1千克施入;用25%克線磷乳油500倍液或4%甲基異柳磷乳油800倍液浸根15分鐘,晾干後下種。生長期間注意除草;施有機肥要充分腐熟。

  (2)蟲害:主要是蛴螬等為害,可按常規法處理。

  【收獲與加工】一般栽後4~5年采挖,若肥力充足和管理得當,2年亦可收獲。生產年限過長,粉質減少,質量變差。一般以秋季霜降前後為佳。雌株需待栝樓收獲後挖取。挖出的鮮根,洗淨泥土,用刀刮去外皮,塊大的切成3~4節或先縱剖再切塊,直接曬干或烘干。晾曬時要防止雨、霜、雪的浸濕,否則易變色,影響質量。

  【藥材形狀】本品呈不規則圓柱形,紡錘形或瓣塊狀,長8~16厘米,直徑1.5~5.6厘米。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,具縱皺紋、細根痕及略凹陷的橫長皮孔,有黃棕色外皮殘留。質堅實,斷面白色或淡黃色,富粉性,橫切面可見黃色導管孔,略呈放射狀排列;縱切面可見黃色條紋狀導管。無臭,味微苦。

  【】 栝樓皮,栝樓子

  栝樓皮:本品呈網球狀。長7~10厘米,直徑6~8厘米,常切開為2~4瓣,邊緣向內卷曲成長紡錘形或半圓球形。表面紅黃色或淡黃色,光滑或有皺紋,一端有果柄或果柄痕,另一端鈍圓。內表面黃白色,附有瓤膜殘痕。質松脆,斷面不齊,多分層。微帶焦糖氣,味微酸甜。具有清熱滌痰,寬胸散結,潤腸滑燥的功能。

  栝樓子: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圓形,扁平,長1.2~1.5厘米,寬0.6~1厘米,厚約0.4厘米。外皮淺棕色或暗棕色,尖端有一白色凹點狀種臍,四周有寬約1毫米溝紋。種皮堅硬,剝去後,內有一綠色膜質的內種皮,內含2片肥厚白色的子葉,富油性。氣微,味甘、微苦澀。具有潤肺化痰,滑腸通便的功能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