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材種植 >> 雷丸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雷丸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
  【概述雷丸為較常用中藥。始載於《神農本草經》。有較久的應用歷史。具有殺蟲消積的功能。用於絛蟲、鉤蟲、蛔蟲、蟲積腹痛、小兒疳積。為白磨科真菌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 Schrcet.的菌核。主產四川、貴州、雲南、廣西、廣東、湖北等地。多為野生。

  【生長環境】多腐生於竹林下。菌核體通常為不規則的球形或塊狀,子實體大壽命很短。喜溫暖氣候。

  【種植技術】宜選擇土質干燥疏松的竹林或樹蔸邊培植。春秋兩季,在竹林或樹林邊挖長、寬深為100厘米×67厘米×67厘米的坑,將鮮魚籐用火烤死,切成70厘米長,每4~5段為一把,放入坑內,將鮮雷丸弄成粉,撒入,蓋土,呈瓦背狀,以免積水,培育期間應防止積水。雷丸既有野生種,又有人工栽培種。以身干個大、均勻、斷面色白、粉質者為佳。

  【栽培管理

  1、勻苗:播後需2個月左右始能發芽,待幼苗長至7~10厘米時,即可勻苗,每穴留苗3~4株。至苗高17~20厘米時定苗,每穴留苗1株。

  2、中耕除草:一般中耕除草3~4次,播種後發芽前除草1~2次,出苗後至苗高35厘米許,在枝葉封林前,中耕除草1~2次。

  3、施追肥:幼苗生長7~10厘米高時,於勻苗後可施清糞水每667平方米1500~2000千克,定苗時再施入畜糞每667平方米2500~3000千克,以促進幼苗生長。

  4、防蟲害:幼苗剛出時,有蟲害,可用6%可濕性六六六噴射防治。

  【收獲與加工】接種後2~3年秋季可采挖,小的作種,大的洗淨曬干或蒸熟後曬干。

  【藥材形狀】呈球形或不規則的圓塊狀,大小不等,直徑1~5厘米。外表面棕黑色至暗黑色,全體有網狀皺紋。質重而堅或輕而松;質緊密者為半透明狀,斷面可見半透明與不透明部交錯成紋理;質輕者斷面呈粉狀而細膩,白色或淡棕黃色。氣無,味淡。

  【】據四川藥物志記載,當地老藥農介紹采挖雷丸經驗:已開花竹子,已發生竹葉枯黃的竹子,年代久的竹子竹樁上長有須根而附近泥土松泡干燥,又在竹蔸附近地面敲捶有空洞響聲等上述情況的表現,其下面底部多生有雷丸。除竹蔸下還有茅草、桐樹、棕榈樹的根底下亦有生長。但雷丸易與泥土顆粒混淆,采挖時應注意在泥土中尋找識別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