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桔梗的鑒別方法

桔梗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桔梗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(Jacq.) A. DC.的干燥根。李時珍釋其名曰:“此草之根結實而梗直,故名。”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桔梗的始載本草為《神農本草經》。《名醫別錄》雲:“生嵩高山谷及冤句。二、八月采根,暴干。”《本草經集注》雲:“桔梗,近道處處有,葉名隱忍,二、三月生,可煮食之。桔梗療蠱毒甚驗,俗方用此,乃名荠苨。今別有荠苨,能解藥毒,所謂亂人參者便是,非此桔梗,而葉甚相似,但荠苨葉下光明、滑澤、無毛為異,葉生又不如人參相對者爾。”《新修本草》雲:“人參苗似五加,闊短,莖圓,有三、四桠,桠頭有五葉,陶引荠苨亂人參,謬矣。且荠苨、桔梗,又有葉差互者,亦有葉三四對者,皆一莖直上,葉既相亂,惟以根有心無心為別爾。”《本草圖經》曰:“今在處有之,根如小指大,黃白色,春生苗,莖高尺余,葉似杏葉而長橢,四葉相對而生,嫩時亦可煮食之,夏開花紫碧色,頗似牽牛子花,秋後結子,八月采根,細锉,暴干用。葉名隱忍,其根有心,無心者乃荠苨也。”《本草綱目》將桔梗與荠苨分為兩條,認為兩者性味功效皆不同。《植物名實圖考》曰:“桔梗處處有之,三四葉攢生一處,花未開時如僧帽,開時有尖瓣,不鈍,似牽牛花。”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,其正品來源與今所用桔梗相符。

  【植物形態鑒定】多年生草本,有白色乳汁。根胡蘿卜狀,外皮淡黃褐色。莖直立,高20~120cm,通常無毛,偶密被短毛,通常不分枝或有時上部分枝。葉通常4枚輪生,稀互生,無柄或有極短的葉柄;葉片橢圓形至披針形,長2~7cm,寬0.5~3.5cm,先端急尖,基部寬楔形至圓鈍,上面無毛而綠色,下面常無毛而有白粉,有時脈上有短毛或瘤突狀毛,邊緣有細鋸齒。花單朵頂生,或數朵集成假總狀花序,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圓錐花序;花萼鐘狀,被白粉,裂片5,三角形或狹三角形,有時齒狀;花冠寬鐘狀,長15~40mm,藍色或紫色,先端5淺裂,裂片三角形;雄蕊5,離生,花絲基部擴大成片;子房半下位,5室,柱頭5裂。蒴果球狀或倒卵球狀,長10~25mm,直徑約10mm,頂端5瓣裂。種子多數,黑色。花期7~9月,果期9~10月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】本品呈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,下部漸細,有的有分枝,略扭曲,長7~20cm,直徑0.7~2cm。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,不去外皮的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;具扭縱皺溝,並有橫長的皮孔樣斑痕及支根痕。上部有橫紋。有的頂端有較短的根莖或不明顯,其上有數個半月形莖痕。質脆,斷面不平坦,形成層環棕色,皮部類白色,有裂隙,木部淡黃白色。氣微,味微甜後苦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

  1.本品橫切面:木栓細胞有時殘存,不去外皮的有栓皮層,細胞中含草酸鈣小稜晶。皮層窄,常見裂隙。韌皮部乳管群散在,壁略厚,內含微細顆粒狀黃棕色物。形成層成環。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,呈放射狀排列。薄壁細胞含菊糖。

  2.本品干藥材的直接切片,用稀甘油裝置,置顯微鏡下觀察,可見扇形或類圓形的菊糖結晶。

  【藥材理化鑒定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於向陽草叢、灌叢中或林下。分布於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、陝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、台灣、雲南、貴州、四川等省區。全國大部分地區常見栽培。主產於華東等地的稱南桔梗,主產於華北、東北等地的稱北桔梗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春、秋二季采挖,洗淨,除去須根,趁鮮剝去外皮或不去外皮,干燥。

  【飲片炮制】除去雜質,洗淨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
  【飲片鑒別】本品為斜橢圓形或不規則薄片,外皮多已除去或偶有殘留。切面皮部淡黃白色,較窄;形成層環紋明顯,淡褐色;木部寬,有較多裂隙。質脆,易折斷。氣微,味先甘而後苦。

  【性能功用】苦、辛,平。歸肺經。宣肺,利咽,祛痰,排膿。用於咳嗽痰多,胸悶不暢,咽痛,音啞,肺癰吐膿,瘡瘍膿成不潰。內服:3~9g。水煎服。

  【附注】置通風干燥處貯藏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