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土鱉蟲的鑒別方法

土鱉蟲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】土鱉蟲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Polyphaga plancyi Bolivar[Steleophagaplancyi( Boleny)]的雌蟲干燥體。此蟲棲於土地中,形似鱉狀,故名土鱉蟲或地鱉蟲。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土鱉蟲,原名蟅蟲,又名地鱉蟲。其始載本草為《神農本草經》。《名醫別錄》雲:“生河東川澤及沙中、人家牆壁下土中濕處。”《本草經集注》雲:“形扁扁如鱉,故名土鱉,而有甲,不能飛,小有臭氣,今人家亦有之。”《新修本草》雲:“此物好生鼠壤土中及屋壁下,狀似鼠婦,而大者寸余,形小似鱉,無甲,但有鱗也。”並有附圖。根據以上本草所述及附圖考證,與現今藥用的土鱉蟲相符。

  【動物形態鑒定

  1.地鱉:雌蟲黑色,有光澤,體長約35mm。體卵圓形,背腹扁平,但胸部和腹部的背板隆起較高。胸背板三節,前胸背板發達,蓋於頭部。頭小,隱於前胸的腹面,口器咀嚼式。觸角念珠狀,長約20mm。復眼大,腎形,圍繞於觸角外緣的上方。前胸背面被有細而短的密毛,背板中央有不規則的細小花紋。完全無翅。胸部有足三對,強勁有力,胫節具有大而粗的刺,前足胫節有8刺位於末端部分。1刺單獨位於中部下緣。腹部背板9節,呈覆瓦狀排列,第1腹節極短。腹板不發達,第8、9兩節腹板縮藏於第7腹板的裡面,腹端肛上板橫向近長方形,其後緣乎直,中央有小切口;生殖器不突出。

  雄蟲淡褐色,無光澤。體長約35mm,寬約20mm,背腹扁平。頭小,隱於前胸腹面。觸角與復眼同雌蟲。前胸背板寬大於長,最寬部約10mm,顏色較其他部分深,僅前緣處具黃色邊緣。前胸前緣呈波狀,前翅革質,後翅膜質,前翅亞緣脈分枝不明顯。翅兩對,長於腹部,淡褐色,密布不規則的深色細碎斑。

  2.冀地鱉與地鱉主要區別特征:雌蟲腹端肛上板後緣稍凸出,切口較明顯;雄蟲前胸前緣弓起,前翅亞緣脈分枝明顯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

  1.地鱉:呈扁平卵形,長1.3~3cm,寬1.2~2.4cm,前端較窄,後端較寬,背部紫褐色,具光澤,無翅。前胸背板較發達,蓋住頭部;腹背板9節,呈覆瓦狀排列。腹面紅棕色,頭部較小,有絲狀觸角1對,常脫落,胸部有足3對,具細毛和刺。腹部有橫環節。質松脆,易碎。氣腥臭,味微鹹。

  2.冀地鱉:長2.2~3.7cm,寬1.4~2.5cm。背部黑棕色,通常在邊緣帶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】本品粉末灰棕色。體壁碎片深棕色或黃色,表面有不規則紋理,其上著生短粗或細長剛毛,常可見剛毛脫落後的圓形毛窩,直徑5~22μm;剛毛棕黃色或黃色,先端銳尖或鈍圓,長12~270μm,直徑10~32μm,有的具縱直紋理。橫紋肌纖維無色或淡黃色,常碎斷,有細密橫紋,平直或呈微波狀,明帶較暗帶為寬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喜棲於陰暗潮濕、腐殖質豐富的松土中及枯枝落葉下、石下,住宅廚房、灶腳、牆角以及柴草堆下。白天常伏於松軟而潮濕的土中,夜晚外出活動。地鱉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。冀地鱉分布於河北、陝西、甘肅、青海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等省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捕捉後,置沸水中燙死,曬干或烘干。

  【飲片炮制】炒照清炒法炒至微黃色。

  【性能功用】鹹,寒;有小毒。歸肝經。破瘀血,續筋骨。用於筋骨折傷,瘀血經閉,癓瘕痞塊。內服;3~9g,水煎服。孕婦禁用。

  【附注

  1.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
  2.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安徽等地曾以光蠊科昆蟲東方厚片蠊Opisthoplatia orientalis Burm.混作地鱉藥用,稱金邊地鱉。其藥材性狀特征:蟲體呈長卵形而扁,長30~35mm,寬15~20mm,背面黑棕色,有光澤,呈甲殼狀,有10個橫節,第一節較寬,邊緣有黃色狹邊,以下9節邊緣為紅棕色,每節均有鋸齒。第2、3節的兩側各有1對特異的翅狀物。腹面紅棕色。頭部位於前胸之下,多脫落,足3對生於胸部。體輕。氣腥臭,腹內泥土較少。本品與地鱉來源、功效不同,不可混用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