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馬兜鈴的鑒別方法

馬兜鈴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馬兜鈴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AristolochiacontortaBge.或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.et Zucc.的干燥成熟果實。前者習稱北馬兜鈴,後者習稱南馬兜鈴。《本草衍義》釋其名曰:“馬兜鈴蔓生,附木而上,葉脫時,鈴尚垂之,其狀如馬項鈴,故得名然。”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馬兜鈴原名馬兜零。馬兜零的始載本草為《雷公炮炙論》。《開寶本草》曰:“馬兜鈴生關中,籐繞樹而生子狀如鈴,作四五瓣。”《本草圖經》曰:“今河東、河北、江淮、夔、浙州郡亦有之。春生苗如籐蔓,葉如山芋葉,六月開黃紫花,頗類枸杞花。七月結實棗許大,如鈴,作四五瓣,其根名雲南根,似木香,小指大,赤黃色,亦名土青木香。七月八月采實,暴干。”《本草衍義》曰:“馬兜鈴蔓生,附木而上,葉脫時,鈴尚垂之,其狀如馬項鈴,故得名然。”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,與現今藥用馬兜鈴相符。

  目前,馬兜鈴和北馬兜鈴的莖葉習稱天仙籐藥用。但最早記載天仙籐形態特征的《本草圖經》曰:“天仙籐生江淮及浙東山中。味苦,溫,微毒,解風勞,得麻黃則治傷寒,發汗;與大黃同服,墜胎氣。春生苗,蔓延作籐,葉似葛葉,圓而小,有毛白色,四時不凋,根有須,夏月采取根苗,南人用之最多。”據此考證,天仙籐顯然是馬兜鈴科植物綿毛馬兜鈴(尋骨風)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。由於明代醫家虞抟在《醫學正傳》中曰:“天仙籐即青木香籐也。”從而以訛傳訛,至今仍將馬兜鈴籐誤作天仙籐。因此,明代以前的有關天仙籐藥方仍然應該用尋骨風。至於馬兜鈴籐究竟有何功效,尚需要進一步研究。既然天仙籐療效不確切,本書暫不予收載。

  【植物形態鑒定】1.北馬兜鈴多年生纏繞性草本,全株無毛。莖長達2m以上,干後有縱槽紋。葉互生,葉片紙質,三角狀廣卵形,長3~13厘米,寬3~10厘米,頂端短尖或鈍,基部深心形,全緣,基出脈5~7條,各級葉脈在兩面均明顯且稍凸起;葉柄柔弱,長2~7厘米。總狀花序有花2~8朵或有時僅存一朵生於葉腋;花梗長1~2厘米,基部有小苞片;小苞片卵形,長約1.5厘米,寬約1厘米,具長柄;花被長2~3厘米,基部膨大成球形,向上收狹呈一長管,管長約1.4厘米,綠色,管口處擴大呈漏斗狀,檐部一側極短,有時邊緣下翻或稍2裂,另一側漸擴大成舌片,舌片卵狀披針形,頂端長漸尖,具延伸成長1~3厘米的線形而彎曲的尖尾,黃綠色,常具紫色縱脈及網紋;雄蕊6;柱頭6。蒴果橢圓形或倒卵形,長3~6.5厘米,直徑2.5~4厘米,頂端圓形或微凹,具6稜,成熟時由基部向上6瓣開裂,果梗下垂,長2.5厘米,隨果開裂。種子三角狀心形,灰褐色,長寬均為3~5厘米,具小疣點,邊緣有2~4毫米寬的淺褐色膜質翅。花期5~7月,果期8~10月。

  2.馬兜鈴與北馬兜鈴主要區別點:葉片三角狀狹卵形、卵狀披針形或近三角形,中部以上常成窄長方形,中部以下常突然外展,成為心形葉基的兩個寬闊耳部;花被管上部漸擴展成喇叭狀,一側漸擴大成舌片,舌片寬大,頂端漸尖,無尖尾。花期7~8月,果期9~10月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】1.北馬兜鈴蒴果長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,長3~7厘米,直徑2~4厘米。上端平截,中央微凹,有花柱殘痕。果柄細,長2~6em。表面暗綠色或黃棕色,有平直縱稜6條為腹縫線,果實成熟時由此開裂成6果瓣,果柄亦分裂為6條,各與一果瓣相連,每果瓣中央有一條波狀彎曲的背縫線,從此處分出多數橫向平行的波狀細脈。果實6室,中隔灰白色,有棕色橫向脈紋。每室內有多數平疊排列的種子,呈倒三角形,長6~10毫米,寬8~12毫米,邊緣有翅,淡棕色;果瓣上部種子長略大於寬,中部種子的種仁呈橫向橢圓形。氣特異,昧微苦。

  2.南馬兜鈴蒴果球形或長圓形,基部鈍圓,長2~3.5厘米,寬2.3~3厘米,果柄長2.5~4.5厘米。背縫線的縱稜略平直。果瓣上、中部種子均寬略大於長,種仁心形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】1.北馬兜鈴果瓣橫切面:外果皮為1列細胞,每隔1~4細胞有一較大含棕色物的細胞。中果皮為10余列薄壁細胞,中部有斷續排列的維管束,背縫線處維管束較大,韌皮部外方有半月形纖維束,木化,束旁有石細胞,近腹縫線處孔紋細胞5~9列,至背縫線處漸減少至1~2列。內果皮為3~4列纖維。中隔由兩層細胞組成,表面觀一層細胞細長,壁孔小,另一層為類圓形孔紋細胞,兩層細胞呈垂直排列。種子橫切面:種翅由4~8列孔紋細胞組成,微木化。種皮最外層為一列類方形棕色細胞,內壁略凹凸不平,其內為一列棕色小形木化細胞,向內為兩列薄壁細胞。胚乳細胞壁薄,含脂肪油滴。

  2.南馬兜鈴果瓣橫切面:與北馬兜鈴區別為中隔由兩層孔紋細胞組成,表面觀一層為細長形,壁孔較大,另一層為長方形或類圓形。種子橫切面:與北馬兜鈴區別為種皮最外層為一列棕色細胞,向內為一列木化細胞,含方晶。

  【藥材理化鑒定】本品乙醇浸出液,滴於濾紙上,置紫外燈下觀察,顯黃綠色熒光。(檢查馬兜鈴酸)

  【生境分布】北馬兜鈴生於山坡灌叢、溝邊及林緣,喜生於氣候較溫暖、濕潤、肥沃、腐殖質豐富的沙壤中;分布於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、陝西、甘肅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蘇、安徽、山東等省區。馬兜鈴生於山谷、溝邊、路旁陰濕處及山坡灌叢中;分布於我國黃河以南各省區及山東、河南省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秋季果實由綠變黃時,連果柄摘下,曬干。

  【飲片炮制】1.馬兜鈴 除去雜質,篩去灰屑,搓碎。

  2.蜜馬兜鈴 取淨馬兜鈴,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。

  【性能功用】苦,微寒。歸肺、大腸經。清肺降氣,止咳平喘,清腸消痔。用於肺熱喘咳,痰中帶血,腸熱痔血,痔瘡腫痛。內服:3~9g,水煎服。本品劑量過大,易導致嘔吐,故內服一般用蜜炙品。虛寒咳喘及脾虛便洩者不宜用。

  【附注】1.置干燥處貯藏。

  2.四川、雲南、貴州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部分地區曾將百合科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.E.Brown var.viridulum Baker、野百合Lilium brownii F.E.Brown ex Miellez、大理百合Lilium taliense Franch.及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Thunb.的干燥果實混作馬兜鈴藥用。其藥材主要特征:果實具縱稜線6條,成熟後由頂端3瓣裂,3室;果柄粗短,不開裂;種子卵形,似瓜子或半圓形,具透明的翅。其功效與馬兜鈴根本不同,不宜混用。

  以上數種馬兜鈴及其混淆品原植物分類檢索表:

  1.多年生纏繞性草本;根細圓柱形;蒴果成熟後6瓣裂;6室,果柄細長,隨果實開裂而分裂;種子不具透明的翅。

   2.葉片三角狀廣卵形;花通常2~8朵聚生於葉腋;花被基部膨大成球形,向上收狹呈一長管,管口處擴大呈漏斗狀,檐部一側極短,另一側漸擴大成舌片,舌片卵狀披針形,頂端長漸尖,延伸成線形而彎曲的尖尾………………北馬兜鈴

   2.葉片三角狀狹卵形、卵狀披針形或近三角形,中部以上常成窄長方形,中部以下常突然外展,成為心形葉基的兩個寬闊耳部;花被管上部漸擴展成喇叭狀,一側漸擴大成舌片,舌片寬大,頂端漸尖,無尾………………馬兜鈴

  1.多年生直立草本;具鱗莖;蒴果成熟後3瓣裂;3室,果柄粗短;種子具透明的翅。

   3.花被片向外反卷;雄蕊向四面張開;葉條形;花被片蜜腺兩邊無乳頭狀突起………………大理百合

   3.花喇叭形,花被片上部外彎;雄蕊上部向前彎。

    4.葉披針形,花被筒外面帶綠色;蜜腺兩邊不具乳頭狀突起………………麝香百合

    4.花被筒外面帶紫色;蜜腺兩邊具乳頭狀突起。

     5.葉片披針形至條形………………野百合

     5.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………………百合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