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天葵子的鑒別方法

天葵子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天葵子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毛茛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(DC.)Makino的干燥塊根。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天葵子在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名千年老鼠屎,又名紫背天葵根。趙學敏引《百草鏡》雲:“二月發苗,葉如三角酸,向陰者紫背為佳。其根如鼠屎,外黑內白。三月開花細白,結角亦細。四月枯。”《植物名實圖考》曰:“天葵,一名夏無蹤。初生一莖一葉,大如錢,頗似三葉酸微大,面綠背紫,莖細如絲,根似半夏而小,春時抽出分枝極柔,一枝三葉,一葉三叉,翩反下垂,梢間開小白花,立夏即枯。”並有附圖。根據以上圖文考證,與現今藥用天葵子相符。至於《本草圖經》謂菟葵別名天葵,《名醫別錄》謂落葵別名天葵,均非本品,而是本品的同名異物。

  【植物形態鑒定】多年生草本。塊根肉質,長1~2厘米,粗3~6毫米,外皮棕黑色,有須狀支根。莖1~5條,高10~32厘米,纖細,被白色柔毛。基生葉為掌狀三出復葉,葉柄長3~12厘米,基部擴大呈鞘狀;小葉柄長3~5毫米;小葉片扇狀菱形或倒卵狀菱形,長6~25毫米,寬10~28毫米,三深裂,深裂片又有2~3個小裂片,兩面無毛。莖生葉較小。單歧或二歧聚傘花序;苞片小,葉狀;花梗長1~2.5厘米,被白色短柔毛;萼片5,花瓣狀,白色,常帶紫色,狹橢圓形,長4~6毫米,頂端急尖;花瓣5,匙形,長2.5~35毫米,頂端近截形,基部突起呈囊狀;雄蕊8~14;退化雄蕊約2枚;心皮3~5枚,無毛.花柱長約為子房長度的1/5~1/6。瞢莢果卵狀長橢圓形,長6~7毫米。花期3~4月,果期4~5月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】本品呈不規則短柱狀、紡錘狀或塊狀,略彎曲,長1~3厘米,直徑0.5~1厘米。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,具不規則的皺紋及須根或須根痕。頂端常有莖葉殘基,外被數層黃褐色鞘狀鱗片。質較軟,易折斷,斷面皮部類白色,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,略呈放射狀。氣微,味甘、微苦辛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】橫切面:木栓層為多列細胞,含棕色物。皮層較窄。韌皮部寬廣。形成層成環。木質部射線寬至20余列細胞,導管放射狀排列。有的可見細小髓部。

  【藥材理化鑒定

  1.本品斷面置紫外光燈(365納米)下觀察,顯黃白色熒光,加酸或加鹼後熒光減退。

  2.取本品粉末1克,加70%乙醇10毫升,加熱回流半小時,濾過,濾液蒸干,殘渣加鹽酸溶液(1~100)5毫升使溶解,濾過,濾液分置兩支試管中,一管中加碘化铋鉀試液1~2滴,生成橘紅色沉澱;另一管中加硅鎢酸試液1~2滴,生成黃色沉澱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於山谷陰處、疏林下及路旁草叢中。分布於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貴州、四川、陝西等省區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夏初采挖,洗淨,干燥,除去須根。

  【飲片炮制】除去雜質,洗淨,切片,干燥。

  【性能功用】甘、苦,寒。歸肝經胃經。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。用於癰腫疔瘡,乳癰,瘰疬,毒蛇咬傷。內服:9~15克,水煎服。脾虛便溏及小便清利者忌用。

  【附注】置通風干燥處貯藏,防蛀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