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藥膳 >> 每天八杯水真的健康嗎?

每天八杯水真的健康嗎?

中國古代沒有一部典籍要求人們多喝水。每天八杯水純屬以訛傳訛,騙局的起源可以百度,這裡不再贅述。除了在高熱或者扁桃體化膿的時候可以多喝點,否則每天八杯水,真的沒有必要像現在這樣被廣為傳播。古人代代相傳的飲水觀:呵護陽氣,晨不多飲;聽從身體的聲音,不渴不飲;三口即止,留有余地;飲必熱飲,避其陰寒之性。

推薦閱讀:喝水有學問 3類水不能喝

一、晨不多飲

這是對晨起一杯水的質疑。按專家的觀點,經過一夜的睡眠,身體開始缺水,晨起一杯水可幫助腎髒及肝髒排毒。真的是這樣嗎?古人講“君子不器”,放到醫療這個比較小的層面,叫做“我身不器”,就是我們的身體不是一個容器,他有應激性,不是說我們想當然的喝點水就能把血液弄散弄淡。根據子午流注理論,肝、腎開穴的時間分別是半夜一點到三點和下午五點到七點,在人們醒來的時候這個排毒的工作已經結束了。再者,水是陰寒的東西,至柔之物,而早上人的陽氣在上升,晨起一杯水,意味著你在陽氣上升的時候,上面有至陰的東西往下壓,這樣喝水能舒服嗎?不要以為只要是水,就對身體好,“物無美惡,過則為災”,世界上沒有好與不好的區別,多了就是壞事兒。

二、不渴不飲

很多宣傳資料說當你意識到你渴的時候,其實你已經非常缺了,所以應該提前喝水。不知道這個觀念是怎樣流傳開的,實際在臨床上毫無意義,只有害處沒有好處。有的人喝多了不停地小便,自以為是在排毒,其實這樣喝水非常傷腎,嚴重的還會造成腎虛。還是回到“我身不器”的問題上,通常來說,你的身體要比你的意識聰明。健康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吃,什麼時候該喝。從經絡角度分析,肚臍上一寸有一個穴位叫“水分”。顧名思義就是水分開的地方。中醫的觀念是這樣,水喝到胃裡以後,到了水分這個地方,會氣化,氣化後進入全身,流出來是汗,尿出來時小便。多喝水只能加重腎髒的負擔。只有混雜在食物中的水,到了水分這個地方,才可以進入小腸並被*吸收。水分主水病,當水不分了,喝入的水直接進入小腸,造成腸鳴、腹瀉,水分就是一個很好的穴道,針、灸都可以。

好文推薦:

喝水有學問 三類水不能喝 >>>

喝水選對杯子 玻璃杯是最健康的選擇 >>>

根據喝水情況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體質 >>>

喝水非小事 健康飲水4步走起 >>>

 

三、飲必三口

喝水要小口,三口即止,留有余地。仔細回憶一下我們看過的古裝片,看看古人怎樣喝水。現代人光圖快,灌水如牛飲,結果導致胃中存有大量冷水,不是尿出去,就是存下來,沒有辦法成為體液。在農村待過的人都知道,大騾子、大馬一天活干下來,出一身的汗,農民不讓馬直接去喝井裡剛打上來的涼水,他會在水槽上面撒一層飼料草,因為馬的鼻子和嘴是長一塊兒的,它伸下頭去喝水,那個草就嗆它的鼻孔,馬在喝完一口水後就得抬頭打一個響鼻兒,把草噴出去。這其實就是強制它一口一口地喝水,如果不撒這個草,馬跟人一樣,渴得不行的時候也想快點喝水,但是如果咕嘟咕嘟地灌下去,第二天那牲口肯定就病了。老百姓把這叫做“炸了肺了”。

四、飲必熱飲

上了年紀的人都會隨身帶保溫杯,因為喝不了涼水。跟這些人講水和牛奶都是陰寒之物,他們就比較容易接受。水的古體字寫法,正好是坎卦的寫法。上面兩橫,中間一橫,再下面兩橫,上下兩個代表陰,中間代表陽,實際上水最有益的地方和我們要追求的地方正好是中間那根陽氣。正因為水是陰寒之物,我們才需要喝溫熱的水,來發揚水中間的陽氣而避開它的寒氣。現在的年輕人打完球以後,冰水、冷飲咕嘟咕嘟直往下灌。冷飲喝到胃裡,要靠胃把冷飲溫到跟人的體溫一樣,日積月累,胃當然受不了。脾胃屬土,肺屬金,土生金,是母子關系,《黃帝內經》裡有一句話叫“形寒飲冷則傷肺”。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人得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哮喘,其實就是胡亂喝出來的。

小編今天對八杯水的質疑是否帶給讀者一些思考?現代人忙於各種事情,媒體人又在中間不斷加入新鮮的東西以刺激大眾,致使喝水這樣一個每天都在重復的事情被錯誤的引導而不自知。祖國醫學博大精深,幾千年來滲透到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,古人遠比我們想象的優雅。讀者如果有心,那就從喝水做起,給自己、給家人一個健康的體魄。

好文推薦:

喝水有學問 三類水不能喝 >>>

喝水選對杯子 玻璃杯是最健康的選擇 >>>

根據喝水情況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體質 >>>

喝水非小事 健康飲水4步走起 >>>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