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自然銅的鑒別方法

自然銅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】自然銅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硫化物類礦物黃鐵礦族黃鐵礦Pyrite,主含二硫化鐵(FeS2)。李時珍釋其名曰:“其色青黃如銅,不從礦煉,故號自然銅。”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自然銅的始載本草《雷公炮炙論》雲:“石髓鉛即自然銅也。”《開寶本草》雲:“生邕州山巖中出銅處,於坑中及石間采得,方圓不定,其色青黃如銅,不從礦煉,故號自然銅。”《本草圖經》曰:“今信州出一種,如亂銅絲狀,雲在銅礦中,山氣熏蒸,自然流出,亦若生銀,如老翁須之類,入藥最好。火山軍者,顆塊如銅,而堅重如石,醫家謂之銗石,用之力薄。采無時。今南方醫者說,自然銅有兩、三體:一體大如麻黍,或多方解,累累相綴,至如斗大者,色煌煌明爛如黃金、碖石,最上;一體成塊,大小不定,亦光明而赤;一體如姜、鐵矢之類。又有如不冶而成者,形大小不定,皆出銅坑中,擊之易碎,有黃赤,有青黑者,煉之乃成銅也。……又雲:今市人多以銗石為自然銅,燒之皆成青焰如硫黃者是也。”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,《開寶本草》所述“生邕州山巖中出銅處”者,系礦物自然銅或黃銅礦類礦物。《本草圖經》所述“煉之乃成銅也”,也指黃銅礦而言。《本草圖經》所載“今市人多以銗石為自然銅,燒之皆成青焰如硫黃者是也”,與現今所用自然銅(主含FeS2)相符。

  【礦物形態鑒定】黃鐵礦Pyrite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。晶體呈立方體、五角十二面體以及八面體的晶形,在立方體或五角十二面體晶面上有條紋,相鄰兩個晶面的條紋互相垂直。集合體呈致密塊狀、浸染狀和球狀結核體。藥用多為立方體。淺黃銅色,表面常帶黃褐色锖色。條痕綠黑色。強金屬光澤。硬度6~6.5,性脆。相對密度4.9~5.2,無解理,斷口參差狀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】本品晶形多為立方體,集合體呈致密塊狀。表面亮淡黃色,有金屬光澤;有的黃棕色或棕褐色,無金屬光澤。具條紋,條痕綠黑色或棕紅色。體重,質堅硬或稍脆,易砸碎。斷面黃白色,有金屬光澤;或斷面棕褐色,可見銀白色亮星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】反射偏光鏡下:反射光下顯金屬光澤,淺黃銅色。無解理。均質性。

  【藥材理化鑒定】取本品粉末1g,加稀鹽酸4ml,振搖,濾過,濾液顯鐵鹽的鑒別反應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黃鐵礦是地殼中分布最廣的硫化物,可見於各種巖石和礦石中,但多由火山沉積和火山熱液作用形成。外生成因的黃鐵礦見於沉積巖、沉積礦石和煤層中,此處形成的黃鐵礦多為致密塊狀和結核狀。產於遼寧、河北、江蘇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四川、雲南等地。

  黃鐵礦在氧化帶不穩定,易分解形成各種鐵的硫酸鹽和氫氧化物。鐵的氫氧化物為褐鐵礦而保留著黃鐵礦的假象。目前雲南、廣東等省個別地區即將此種已變為褐鐵礦的黃鐵礦作土自然銅使用。其療效是否與黃鐵礦相同值得研究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采挖後,除去雜質及泥土。

  【飲片炮制

  1.自然銅除去雜質,洗淨,干燥。用時砸碎。

  2.煅自然銅取淨自然銅,照煅法煅至暗紅,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,光澤消失並酥松。每自然銅100kg,用醋30kg。

  【性能功用】辛,平。歸肝經。散瘀,接骨,止痛。用於跌撲腫痛,筋骨折傷。內服:3~9g,多入丸散服;外用:適量。

  【附注】置干燥處貯藏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