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牡丹皮的鑒別方法

牡丹皮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牡丹皮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芍藥科植物多果牡丹(藥用牡丹、八果牡丹)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subsp.lishizhenenii(B.A.Shen)B.A.Shen、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、銀屏牡丹Pae-onia yinpingmudan(D.Y.Hong,K.Y.Pan et Z.W.Xie)B.A.Shen或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.的干燥根皮。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牡丹的始載本草為《神農本草經》。《名醫別錄》雲:“生巴郡山谷及漢中。二月八月采根,陰干。”《本草經集注》雲:“今東間亦有,色赤者為好,用之去心。”《新修本草》雲:“牡丹生漢中、劍南。所出者苗似羊桃,夏生白花,秋實圓綠,冬實赤色,凌冬不凋。根似芍藥,肉白皮丹。”《四聲本草》雲:“今出合州者佳,白者補,赤者利;出和州、宣州者並良。”《日華子本草》雲:“此便是牡丹花根,巴、蜀、渝、合州者上,海鹽者次。”《本草圖經》曰:“今丹、延、青、越、滁、和州山中皆有之。花有黃、紫、紅、白數色,此當是山牡丹。其莖梗枯燥,黑白色。二月於梗上生苗葉,三月開花。其花葉與人家所種者相似,但花止五六葉耳。五月結子黑色,如雞頭子大。根黃白色,可五七寸長,如筆管大。二月八月采,銅刀劈去骨,陰干用,此花一名木芍藥,近世人多貴重。圃人欲其花之詭異,皆秋冬移接,培以壤土,至春盛開,其狀百變。故其根性殊失本真,藥中不可用,此品絕無力也。”並附有“滁州牡丹”圖。李時珍曰:“牡丹惟取紅、自單瓣者入藥,其千葉異品,皆人巧所致,氣昧不純,不可用。”考以上本草所載巴郡,在今四川重慶一帶;漢中,即今陝西漢中;劍南,在今四川省境內,治所在今成都。合州,即今四川合川;和州,即今安徽和縣一帶;宣州,即今安徽宣城、泾縣、南陵、銅陵縣一帶;巴、蜀、渝、合州,均在今四川省境內;海鹽,即今浙江海鹽縣一帶;丹、延、青、越、滁、和州,洽所分別為現今陝西宜川縣、陝西延安市、山東益都縣、浙江紹興縣、安徽滁州市。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,與現今芍藥屬(Paeonia)多種牡丹相符。其中《四聲本草》所述的“出和州、宣州”者,《本草圖經》所述產“滁、和州山中”者,李時珍所述白色單瓣者,主要是指多果牡丹(藥用牡丹、八果牡丹)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 subsp.lishizhenenii(B.A.Shen)B.A.Shen、銀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(D.Y.Hong,K.Y..Pan et Z.W.Xie)B.A.Shen。安徽省銅陵縣鳳凰山和南陵縣丫山產的藥用牡丹,為我國傳統道地藥材“鳳丹皮”的原植物。在全國的牡丹皮藥材中,其質量最佳,產量最大。即《四聲本草》所載出“宣州”者。今銅陵縣鳳凰山和南陵縣丫山,在唐代均為宣州轄境。由此可見,一千多年前的我國唐代宣州曾有過野生藥用牡丹分布。後來由於受《四聲本草》的宣傳影響,加上牡丹皮為常用中藥,野生資源不能滿足人們的藥用需求而逐漸轉為大面積人工栽培。據筆者多年調查,銅陵縣鳳凰山和南陵縣丫山一帶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藥用牡丹生長,並以種子繁殖,其原植物形態特征穩定。此外,在靠近《四聲本草》所載和州(今安徽巢湖地區和縣)的安徽巢湖市銀屏山的懸崖絕壁上,至今還有野生的銀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(D.Y.Hong,K.Y.Pan et Z.W.Xie)B.A.Shen。每年谷雨前後三天的花開時節,前往觀賞者甚多,已成為當地著名景觀。據筆者近二十多年來的考察和研究,安徽省銅陵縣鳳凰山和南陵縣丫山產的藥用牡丹,主要有三個類群混生:

  第一個是多果牡丹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 subsp.lishizhenenii(B.A.Shen)B.A.Shen:二回羽狀復葉有小葉11~15片,末回羽狀復葉有5小葉,心皮6~8枚,瞢莢果6~8枚。原產安徽皖南山區。

  第二個是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:二回羽狀復葉有小葉11~15片,末回羽狀復葉有5小葉,心皮不超過5枚,瞢葖果不超過5枚。據考證,本植物系近代從河南引種。

  第三個是銀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(D.Y.Hong,K.Y.Pan et Z.W.Xie)B.A.Shen:葉為二回三出復葉,末回復葉僅有3小葉,心皮不超過5枚,瞢莢果不超過5枚。

  【植物形態鑒定

  1.多果牡丹(藥用牡丹、八果牡丹)《時珍國醫國藥》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 subsp.lishizhenenii(B.A.Shen)B.A.Shen 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 var.lishizhenii B.A.Shen in Acta Phytotax.Sin.35(4):360.1997.

  TYPE:China(中國).Anhui(安徽),Ningguo County(寧國縣),Banqiao(板橋),alt.400~500 m,road-sides,on slope,1997—04—20,Shen Bao an PB981(Lectotype in 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 of Anhui Prov—ince!);Tongling County(銅陵縣):Fenghuang Shan(鳳凰山),alt.200~280米,roadside on slope,1984 04 17,Shen Bao an PBl017;Nanling County(南陵縣):Ya Shan(丫山),alt.200~250m,road side on slope,1984 0418,Shen Bao an PBl018(Isotype,in Herb.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,Anhui);Nanling County:Ya Shan,alt.200 250m,road side on slope,1992 04 21,Shen Bao an PBl088,PBl089.

  本亞種不同於近緣植物的特征是:心皮6~8枚;瞢葖果6~8,長3.5445厘米;種子長9~12毫米。

  落葉灌木,高0.7~1.2米,有分枝。當年生新枝長達40厘米,新枝的中部葉為二回羽狀3~5小葉復葉,有小葉11~15片,新枝的上部和下部葉有時為一回羽狀5小葉復葉,頂生小葉卵形、倒卵形或狹、卵形,長7~14厘米,寬3~8厘米,通常不裂,有時2~3裂(裂片不再分裂),頂端尾狀漸尖或漸尖,基部寬楔形、圓形或平截,全緣。兩面近無毛或沿中脈疏生短毛,小葉柄長10~35毫米,側生小葉卵形、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5~14厘米,寬2~8厘米,通常不裂,近無柄或有2~15ram長的小葉柄;總葉柄長達24厘米。花單生於枝頂,直徑14~20厘米;苞片5~7,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長4~9厘米,寬0.7~2厘米,無毛;萼片5,三角狀寬卵形或卵形,長3~3.5厘米,寬1.5~3厘米,先端尾尖;花瓣l0~15片,白色,有的內面基部帶有淡紫紅色暈,倒卵形,長7~10厘米,寬5~8厘米,頂端常2~4裂;雄蕊多數,長2~3厘米,花絲紫紅色,花藥黃色;花盤紫紅色;心皮6~8,密生白色柔毛,柱頭紫紅色。瞢莢果6~8,紡錘形,長3.5~4.5厘米,密生淡黃褐色硬毛。種子卵形或卵圓形,長9~12毫米,寬7~9毫米,黑色,有光澤,無毛。花期4月下旬(谷雨前後),果期5~7月。

  本植物與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主要區別特征:心皮6~8枚;瞢莢果6~8,長3.5~4.5厘米;種子長9~12毫米。葉為一至二回羽狀復葉,二回羽狀復葉有小葉11~15片,一回羽狀復葉有小葉5片;小葉片較寬,寬3~8厘米,常有2~3裂;小葉柄長達10~15毫米;花較大,直徑14~20厘米。《中藥鑒定現代研究》專著中的彩圖5(藥用牡丹標本彩色照片)充分展示了本植物具有一回羽狀復葉和心皮8枚的特征。發表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論文作者之一的李嘉珏先生,在他最近出版的學術專著《中國牡丹與芍藥》中,也詳細描述了本植物與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明顯的區別特征。本植物原產安徽皖南山區,現主產安徽銅陵縣、南陵縣。野生植株首見於寧國縣板橋鄉,後在泾縣陳村附近也有發現。本植物為安徽銅陵縣、南陵縣栽培的藥用牡丹中混生的三個類群之一。由上可見,本植物與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區別特征遠遠大於在牡丹組(Sect.Moutan)中以前學者發表的其他不同亞種類群,如四川牡丹與圓裂四川牡丹。所以理應將本植物升級為一個亞種。本植物在當地藥農中被認為是質量最佳者。其中有八果者,藥農習稱八果牡丹。

  2.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.Hong et J.X.Zhang

  本種葉為二回羽狀5小葉復葉;小葉片較狹,寬2~4厘米,通常不裂;小葉近無柄;花較小,直徑12.5~13厘米;心皮不超過5枚;瞢莢果不超過5枚,長2~3.2厘米;種子長8~10毫米。

  本植物的野生類型已極少見.模式標本由張家勳先生從河南嵩縣楊山引到鄭州。有學者在河南盧氏縣發現了野生居群。這個種在河南西部尚有野生居群,但已極少。我們近年來走遍了現有文獻記載的本植物模式標本和引證標本產地,檢驗了現存已知的所有植株,均證實其心皮不超過5枚,瞢葖果不超過5枚。本植物為安徽銅陵縣、南陵縣栽培的藥用牡丹中混生的三個類群之一。本植物原始發表的種名為楊山牡丹,所以理應采用本名。有人將本植物名改為鳳丹,是錯誤的。因為鳳丹只是安徽銅陵縣、南陵縣栽培的藥用牡丹中一個商品規格,商品規格中還有丫丹、連丹、刮丹等,這些都不是植物名。

  3.銀屏牡丹(新等級)Paeonia yinpingmudan(D.Y.Hong,K.Y.Pan et Z.w.Xie)B.A.Shen,stat.nov.P.suffruticosa subsp.yinpingmudan D.Y.long,K.Y.Pan et Z.W.Xie in Acta Phytotax.Sin.36(6):519,fig.2,colour pI.2.1998.TYPE:(2hina.Anhui Province,Caohu Mt.Yinping Shan,on cliff,1997-04-28,K.Y.Pan and Z.W.’Xie 9701(holotype,PE!);Caohu,Yinping Shan,on cliff,1996-04-23,Shen Bao an PB2105(Isotype,in Herb.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,Anhui).

  作者在1988年至1996年,曾多次到其原產地安徽巢湖銀屏山實地考察,發現該種與牡丹Paeonia suf-fruticosa Andr.主要區別為:葉為二回三出復葉;花單瓣,白色,野生。作者最早發現了本種不同於其他植物類群鑒定特征,並於1996年將此情況以通訊方式告訴了北京一位教授。作者認為。重瓣牡丹Paeonia suffru-ticosa Andr.(栽培種)根本無穩定的性狀特征.只是牡丹組(Sect.Moutan)的一個復合體。所以,銀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(D.Y.Hong,K.Y.Pan et Z.w.Xie)B.A.Shen作為重瓣牡丹Paeonia suffr。utleO—sa Andr.的種下級,顯然是錯誤的,理應升級為獨立的種。在安徽銅陵縣、南陵縣栽培的藥用牡丹中,有一個類群為二回三出復葉,經檢驗,就是本種的栽培品。

  4.牡丹(重瓣牡丹,栽培種)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。

  本栽培種產於我國各地,是常見栽培花卉植物。有很多學者認為,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.是牡丹組(Sect.Moutan)植物的復合體(雜交復合形成)。洪濤等在1992年一篇論述中認為:“Paeonia suffruticosa An-dr.為栽培牡丹品種群的統稱。”洪德元也在1998年一篇論述中的第一句提出“紫斑牡丹是牡丹復合體(Paeonia suf-fruticosa complex)中一個自然的野生類群。”傅德志認為本栽培種是人工栽培馴化的產物。本種花重瓣,顏色多種,變異較大。我們認為,本栽培種根本無穩定的性狀特征,是典型的復合體。

  本栽培種與以上二植物主要區特征:葉為二回三出復葉;頂生小葉寬卵形,3裂至中部,裂片再2~3淺裂或不裂,側生小葉近無柄。花梗長4~6厘米;花直徑10~17厘米,花瓣重瓣,多達20片上;雄蕊長10~17毫米,花藥長4毫米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

  1.鳳丹:呈圓筒狀,條粗細均勻,微彎曲,長4~20厘米,直徑5~12毫米,厚3~4毫米,有縱剖開的裂縫,縫口緊閉,兩端剪平,皮細肉厚。表面灰褐色(俗稱香灰色),有多數橫長皮孔及細根痕,栓皮脫落處粉白色,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淡棕色,具明顯的細縱紋,並有發亮的牡丹酚結晶,習稱“亮銀星”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粉白色,粉質足。氣芳香濃郁,味微苦而澀。

  2.連丹與鳳丹主要區別特征:縱剖裂縫的縫口不緊閉,皮細。肉稍薄。栓皮脫落處呈粉棕色,斷面粉白色或淡褐色,有粉性。氣芳香。

  3.刮丹與鳳丹主要區別特征:已刮去外皮,縱剖裂縫的縫口不緊閉。表面粉紅色,在節疤、皮孔、根痕處,偶有未去淨的栓皮,形成棕褐色的花斑。質堅硬。斷面粉白色,有粉性。氣芳香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】根皮橫切面:木栓層為4~8列木栓細胞,淺棕紅色,類長方形或類方形,切向24~60微米,徑向8~24微米。皮層數十列薄壁細胞,多切向延長,靠近木栓層3~5列細胞壁稍厚。韌皮部寬廣,約為橫切面徑向的4/5,篩管群明顯;韌皮射線寬1~3列細胞。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;有的含草酸鈣簇晶,直徑12~50微米。

  粉末特征:淡灰白色。①澱粉粒眾多。單粒類球形,直徑3~19微米,臍點明顯,點狀、星狀、三叉狀或裂縫狀,層紋不明顯;復粒較大,由2~6分粒組成。②草酸鈣簇晶直徑6~50微米,含晶細胞無色,長方形,一般較小,有的細胞含數個草酸鈣簇晶。③木栓細胞橫斷面觀為長方形,長24~60微米,淺棕紅色,表面觀為類方形、長方形或多角形。④草酸鈣方晶稀少,直徑5~14微米。

  【藥材理化鑒定

  1.取本品粉末作微量升華,升化物在顯微鏡下觀察,為長柱形結晶或針狀、羽狀簇晶,滴加三氯化鐵醇溶液,則結晶溶解而呈暗紫色。(檢查牡丹酚)

  2.取本品粉末2克,加乙醚20毫升,振搖2分鐘,濾過.取濾液5毫升,置水浴上蒸干,放冷,殘渣加硝酸數滴,先顯棕黃色,後變鮮綠色。(牡丹酚的反應,芍藥根皮粉末顯黃色)

  【商品規格

  1.鳳丹

  一等:干貨。呈圓筒狀,條均勻,微彎,兩端剪平,縱形隙口緊閉,皮細肉厚。表面灰褐色(俗稱香灰色),質硬而脆。斷面粉白色,粉質足,有亮銀星,香氣濃,味微苦澀。長6厘米以上,中部圍粗2.5厘米以上。無木心、青丹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二等:與一等區別為長5厘米以上,中部圍粗1.8厘米以上。無木心、青丹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三等:與一等區別為長4厘米以上.中部圍粗1厘米以上。無木心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四等:干貨。凡不符合一、二、三等的細條及斷支碎片,均屬此等。但最小圍粗不低於0.6厘米,無木心、碎末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2.連丹

  一等:干貨。呈圓筒狀,條均勻,稍彎曲。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,栓皮脫落處呈粉棕色。質硬而脆。斷面粉白色或淡褐色.有粉性,有香氣,昧微苦澀。長6厘米以上,中部圍粗2.5厘米以上。碎節不超過5%。去淨木心。無雜質、霉變。

  二等:與一等區別為長5厘米以上,中部圍粗1.8厘米以上。無青丹、木心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三等:與一等區別為長4厘米以上,中部圍粗l厘米以上。無青丹、木心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四等:干貨。凡不符合一、二、三等的細條及斷支碎片,均屬此等。但最小圍粗不低於0.6厘米,無木心、碎末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3.刮丹

  一等:干貨。呈圓筒狀,條均勻,刮去外皮。表面粉紅色,在節疤、皮孔、根痕處,偶有未去淨的栓皮,形成棕褐色花斑。質堅硬。斷面粉白色,有粉性。香氣濃,味微苦澀。長6厘米以上,中部圍粗2.4厘米以上。皮刮淨,色粉紅,碎節不超過5%。無木心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二等:與一等區別為長5厘米以上,中部圍粗1.7厘米以上。

  三等:與一等區別為長4厘米以上,中部圍粗0.9厘米以上。

  四等:干貨。凡不符合一、二、三等長度的斷支碎片,均屬此等。無木心、碎末、雜質、霉變。

  【生境分布

  1.多果牡丹(藥用牡丹、八果牡丹) 本植物原產安徽皖南山區,在安徽寧國、泾縣采集到野生植株。現主產安徽銅陵縣、南陵縣。

  2.楊山牡丹本植物的野生類型已極少見,模式標本由張家勳先生從河南嵩縣楊山引到鄭州。在河南西部盧氏縣等地尚有野生居群,但已極少。本植物為安徽銅陵縣、南陵縣栽培的藥用牡丹中混生的三個類群之一。

  3.銀屏牡丹本植物的野生類型僅見安徽巢湖銀屏山。本植物為安徽銅陵縣、南陵縣栽培的藥用牡丹中混生的三個類群之一。

  4.牡丹(重瓣牡丹)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,為常見觀賞花卉之一。藥材主產於四川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一般在其生長4年後采收。秋季寒露前後挖取其根部,除去須根及莖基,趁鮮用小刀在根皮上劃開一裂縫,抽去中間木心(木質部),或直接用手扭裂分開根皮與木心,剝取根皮,用手捋直,捏緊合齊裂縫,曬干,稱原丹皮,其中產於安徽銅陵及南陵而質優者名鳳丹皮,簡稱鳳丹;產於其他地區而質次者名連丹皮,簡稱連丹。若先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後,再如上法剝取根皮,曬干,稱刮丹皮,簡稱刮丹。

  【飲片炮制】迅速洗淨,潤軟後切薄片,曬干。

  【性能功用】黑苦、辛,性微寒。歸心經肝經腎經。清熱涼血,活血化瘀。用於溫毒發斑,吐血衄血,夜熱早涼,無汗骨蒸,經閉痛經,癰腫瘡毒,跌撲傷痛。內服:6~12克,水煎服;或入丸、散服。血虛有寒、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均不宜服用。

  【附注

  1.置陰涼干燥處貯藏。

  2.實驗證明,刮去外皮的刮丹皮,雖藥材外形美觀,但可導致其有效成分牡丹酚的含量降低。因此,我們認為不宜加工使用刮丹皮。

  3.關於牡丹皮的商品規格,凡是枯死、病株、霉變、含木心者以及土層上的青根一律不收。刮丹皮未刮淨,符合連丹標准者,按連丹收購。

  4.作為牡丹皮藥用的還有同屬牡丹組(Sect.Moutan)多種植物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