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射干的鑒別方法

射干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】射干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(L.)DC.的干燥根莖。《本草圖經》釋其名曰:“今觀射干之形,其莖梗疏長,正如長竿狀,得名由此耳。”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射干的始載本草為《神農本草經>;。《名醫別錄》雲:“生南陽川谷田野。三月三日采根,陰干。”《蜀本草》引《新修本草圖經》雲:“高二三尺。花黃,實黑,根多須,皮黃黑,肉赤。今所在皆有。二月八月采根,去皮日干用之。”《本草拾遺》雲:“射干,鸢尾,按此二物相似,人多不分。……本草射干,即人間所種為花卉,亦名鳳翼,葉如鳥翅,秋生紅花,赤點。鸢尾亦人間多種,苗低下於射干,如鸢尾,春夏生紫碧花者是也。”《本草圖經》曰:“今在處有之,人家庭砌間亦多種植,春生苗,高二三尺,葉似蠻姜而狹長橫張,疏如翅羽狀,……葉中抽莖,似萱草而強硬。六月開花,黃紅色,瓣上有細紋。秋結實作房,中子黑色。根多須,皮黃黑,肉黃赤。……今觀射干之形,其莖梗疏長,正如長竿狀,得名由此耳。”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,其中花色紅黃者與本品原植物相符。

  【植物形態鑒定】多年生草本。根莖呈不規則塊狀,斜伸,黃色或黃褐色;須根多數。莖直立,實心,高1~1.5m。葉互生,嵌疊狀排列,劍形,長20~60cm,寬2~4cm,基部鞘狀抱莖,頂端漸尖,無中脈。二歧狀傘房花序頂生;花梗長約15mm;苞片披針形或卵圓形;花直徑4~5cm;花被裂片6,2輪排列,橙紅色,外輪花被裂片長約2.5cm,寬約1cm;花柱圓柱形,上部稍扁,柱頭3裂,裂片邊緣略向外卷,有細短毛,子房下位,3室,中軸胎座,胚珠多數。蒴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2.5~3cm,直徑15~25mm,種子球形,黑紫色,直徑約5mm,生於果實的中軸上。花期6~8月,果期7~9月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】本品呈不規則結節狀,長3~10cm,直徑1~2cm。表面黃褐色、棕褐色或黑褐色,皺縮,有排列較密的環紋。上面有數個圓盤狀凹陷的莖痕,偶有莖基殘存;下面有殘留細根及根痕。質硬,斷面黃色,顆粒性。氣微,味苦、微辛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】橫切面:表皮有時殘存。木栓細胞多列。皮層稀有葉跡維管束;內皮層不明顯。中柱維管束周木型及外韌型,靠外側排列較緊密。薄壁組織中有草酸鈣柱晶;並含澱粉粒及油滴。

  粉末橙黃色。草酸鈣柱晶較多,稜柱形,多已破碎,完整者長49~240~315μm,直徑約至49μm。澱粉粒圓形或橢圓形,直徑2~17μm,臍點點狀;復粒極少,由2~5分粒組成。薄壁細胞類圓形或橢圓形,壁稍厚或連珠狀增厚,有單紋孔。木栓細胞棕色,表面觀多角形,壁薄,微波狀彎曲,有的含棕色物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於林緣或山坡草地。分布於遼寧、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陝西、甘肅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、台灣、雲南、貴州、四川、西藏等省區。亦常見栽培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春初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采挖,除去須根及泥沙,干燥。

  【飲片炮制】除去雜質,洗淨,潤透,切薄片,干燥。

  【飲片鑒別】本品為規則形或長條形,切面黃色或土黃色。

  【性能功用】苦,寒。歸肺經。清熱解毒,消痰,利咽。用於熱毒痰火郁結,咽喉腫痛,痰涎壅盛,咳嗽氣喘。

  內服:3~9g,水煎服。

  【附注】置干燥處貯藏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