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方劑 >> 生活中發現的驗方

生活中發現的驗方

  白術炒米治腹瀉

  我一個朋友的母親腸胃不好,經常腹瀉,大便像水一樣,服了很多藥都不管用,瘦得不成樣子。後來聽說用白術炒米能治腹瀉,於是就讓她母親試了試,結果吃了一次就緩解,兩三次後就痊愈了。

  具體方法為:白術15克,生姜3片,大米250克,一起用文火炒至米變黃色,然後加水煲成粥食用即可。

  國家藥典委員會博士後白曉菊點評:

  中醫認為白術味甘、性溫,入脾胃經,有良好的補氣健脾作用。炒焦後,其健脾止瀉的功能更強。白術若配伍其他健脾益氣藥物,則藥力更佳。如配伍人參、茯苓、甘草,即組成補氣健脾的基本方“四君子湯”,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各種病症。

  生姜具有溫中焦、理胃氣、止嘔吐的功能,白術與生姜配合應用,用於脾氣虧虛兼寒引起的遷延日久的腹瀉,則療效更加顯著。

  但是,中醫治病是講究辨證施治的。腹瀉在臨床上常分為寒濕困脾、腸道濕熱、食滯胃腸、肝氣郁滯、脾氣虧虛、腎陽虧損等類型。白術主要用於脾氣虧虛兼寒的腹瀉,表現為大便稀爛,夾有不消化食物,稍進油膩則便次增多,遷延反復,伴神疲乏力,食少消瘦,食後不舒等。若由腸道濕熱引起的腹痛即瀉,瀉下急迫,糞色黃褐穢臭,肛門灼熱,則應使用清化濕熱的藥物,不宜用本方,以免加重病情。

  姜蔥泥治肩周炎方

  用老生姜、蔥頭各250~400克,搗爛如泥,用文火(即小火)炒熱後加高度白酒再炒片刻。睡前趁熱(以能忍受為度)敷在疼痛處,再用毛巾或布條包緊。第二天早上取下,到晚上再炒熱繼續敷。一劑藥可用3~4個晚上。

 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教授韓新民點評:

  肩周炎,又名漏肩風、五十肩、凍結肩等,為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症。中醫學認為本病為肩部感受風寒濕所致,屬“痺證”范疇。

  老生姜即是中藥的干姜,性熱、味辛,有溫經散寒的作用;蔥頭辛溫,能散寒解表,溫通陽氣;白酒大辛大熱,能散寒活血通經。三者混合,加用文火,更助熱性,更能發揮溫陽散寒、活血通經、止痛消腫的功效,能治療肩周炎。

  需要指出的是,在外用此方的同時,應積極配合肩部的功能鍛煉,適當加強肩部的按摩和活動。這樣結合治療,能加強溫陽散寒、疏通經絡、分解粘連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最終達到改善肩關節的活動功能,治愈肩周炎的目的。

  蔥頭炖雞蛋治咳嗽

  我常患感冒,就醫吃藥之後,感冒症狀沒有了,不流鼻涕了,頭也不痛了,可就是咳嗽得很厲害,沒痰,服用治咳嗽的中成藥後,總不見效果。

  後來,我婆婆告訴我一個方法,就是用一個雞蛋,3棵蔥頭(帶半截蔥白),適量清水,適量冰糖,隔水炖15~20分鐘就可,飯後吃蛋喝湯。一般吃3~5次就可痊愈。

 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:

  中醫認為,不論何種類型感冒,由於咳嗽、咳痰使肺津損傷,肺失滋潤,肺氣上逆,故感冒治愈後容易遺留干咳(無痰),治療應以養陰潤肺止咳為主。

  雞蛋性平、味甘,有滋陰潤燥的功效,適用於熱病煩悶、燥咳聲啞等症。現代研究表明,雞蛋清(蛋白)有清熱解毒、消炎和保護黏膜的作用;蔥頭(蔥白)性溫、味辛,能發汗解表、散寒解毒。研究表明,蔥有抑制病毒、預防呼吸道感染作用;冰糖性平、味甘,能養陰生津、潤肺止咳,且扶正養陰。對於肺燥咳嗽、干咳無痰或咯痰帶血等十分有效。

  雞蛋加冰糖是民間常用的止咳驗方,二味合用重在養陰清熱、潤燥止咳,對風熱感冒引起的干咳少痰效果最佳。方中加蔥頭起解表散寒、解毒功效,且有助於清除稽留的感冒病毒和症狀。三味合用,既能祛邪,又能養陰止咳,對各類型感冒因耗傷陰津引起的干咳、久咳皆有療效。如果痰多且稠,則不宜用此方。

  黑木耳茶治腦血栓後遺症

  制作方法:黑木耳7克,生姜10片。每天早晨先用冷水將黑木耳浸泡10分鐘,洗去雜質,然後和切好的生姜片放在較大一點的茶杯裡用開水沏,待稍涼後飲用。杯裡的水飲完後,繼續倒入開水沏泡,隨渴隨喝。每天做晚飯時,將當天用的黑木耳炒菜或做湯吃掉。堅持數月,可見效。

 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中醫科副教授晉獻春點評:

  生姜、黑木耳均是常用食品。其中,生姜味辛、性溫,具有發表散寒、和胃止嘔、溫肺止咳等作用,常用於外感風寒、胃寒嘔吐、寒痰咳嗽等病證。現代醫學研究證明,生姜具有鎮吐、抗炎抑菌、鎮咳祛痰、利膽、促進胃液分泌等作用;黑木耳味甘、性平,具有補氣血、潤肺、止血等作用。現代醫學研究證明,黑木耳具有抗氧化、調血脂、軟化血管、止血等作用。

  二物配合代茶常飲,可起到潤腸通便、益氣宣肺、升清降濁之效,對於血脂異常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便秘、氣虛外感咳嗽等均有一定的治療和保健作用,且無明顯的副作用,不失為一種家庭常用的保健茶。

  蓖麻子仁治面神經麻痺

  2002年冬,60多歲的老同事得了面神經麻痺,經多處治療效果甚微。2003年5月,他女兒從報上得一驗方,並在他身上試用,3個月後,他的面神麻痺很快治愈了,至今沒復發。其方法是,蓖麻子仁15克,冰片1克。先將蓖麻子仁去皮,搗爛成泥,再加入冰片攪勻後,攤在3~4厘米見圓的桑皮紙上,敷於患處,干後調換。

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副教授劉春生點評:

  面神經麻痺的確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確。中醫認為,本病是由於*氣血不足,面部、耳部遭受風寒侵襲,使局部經絡淤滯,氣血運行受阻,筋脈失養而致。西醫認為,面神經麻痺可能是由於感受風寒或局部炎症導致面神經缺血、水腫引起,還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免疫反應。

  蓖麻子有消腫、排膿、拔毒之效,對面神經組織缺血、水腫有一定治療作用;冰片具有開竅醒神、清熱止痛作用。二藥合用對面癱可能有一定的療效。

  需要指出的是,面神經麻痺治療不及時可能會留下後遺症,如用本方未迅速見效,應及時到醫院就醫。另外,蓖麻子所含的蓖麻毒蛋白具有明顯毒性,應防止兒童誤食。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