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名稱 >> 青蒿

青蒿

青蒿的功效與作用  【中藥名青蒿 qinghao

  【別名】草蒿、臭蒿、臭青蒿、香絲草、酒餅草。

  【英文名】Artemisiae Annuae Herba。

  【藥用部位】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L.的地上部分。

  【植物形態】一年生草本。莖直立,具縱紋,多分枝,光滑無毛。葉互生,無毛,常為3回羽狀分裂。裂片短而細,先端尖,表面深綠色,有極小的粉末狀短柔毛,背面淡綠色,具細小的毛或粉末狀腺狀斑點;葉軸兩側具狹翅;葉柄基部稍擴大抱莖;莖上部的葉向上逐漸細小呈線形,無柄,基生葉在開花時凋謝。頭狀花序細小球形,具細軟短梗,排列成圓錐狀;總苞的苞片2~3層,無毛,外層卵形,綠色;內層橢圓形,邊緣膜質,背面中央為綠色。花托長橢圓形,無毛;花皆為管狀花,黃色;雌花較少,圍於外層,雌蕊1枚,柱頭2裂,呈長叉狀開展;內為兩性花,花冠先端分裂;雄蕊5枚,聚藥,藥先端呈三角形,基部兩側下延呈一短尖。瘦果橢圓形。花期8~10月,果期10~11月。

  【產地分布】生於山坡草地、荒地、河岸、路旁、村邊。分布於廣東等地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季花盛開或結果時采收。割取地上部分,除去老莖,陰干或曬干。

  【藥材性狀】莖圓柱形,上部多分枝;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,具縱稜線;質略硬,易折斷,斷面中部有髓。葉互生,暗綠色或棕綠色,卷縮易碎,完整者展平後為3回羽狀深裂,裂片及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,兩面被短毛。氣香特異,味微苦。

  【性味歸經】性寒,味苦、辛。歸膽經肝經

  【功效與作用】清熱解毒、除骨蒸、截瘧。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虛熱藥。

  【臨床應用】用量6~12克,煎服,入煎劑宜後下。用治溫病、暑熱、骨蒸勞熱、暑邪發熱、瘧疾、痢疾、陰虛發熱、瘡癢、濕熱黃疸等。

  【藥理研究】有抗菌、抗病毒、抗寄生蟲、抗腫瘤、解熱作用;調節機體免疫功能;可減慢心率,抑制心肌收縮力,降低冠脈流量,降低血壓,且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;尚能保護肝髒,防護輻射,縮短戊巴比妥睡眠時間等。

  【化學成分】主含多種倍半萜內酯、黃酮類、香豆素類、揮發油等。另含青蒿素、青蒿醇、青蒿酸、青蒿酸甲酯、槲皮素、小茴香酮、蒿屬香豆精等成分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產後血虛,內寒作瀉,及飲食停滯洩瀉者,勿用。

  【配伍藥方】①治中暑:青蒿嫩葉搗爛,手捻成丸,黃豆大。新汲水吞下,數丸立愈。(《本草匯言》)

  ②治暑毒熱痢:青蒿葉30克,甘草3克。水煎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  ③治溫瘧痰甚,但熱不寒:青蒿60克(童子小便浸,焙),黃丹15克為末。每服6克,白湯調下。(《仁存堂經驗方》)

  ④治鼻中衄血:青蒿搗汁服之,並塞鼻中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  ⑤治聤耳膿血出不止:青蒿搗末,綿裹納耳中。(《聖惠方》)

  ⑥治牙齒腫痛:青蒿一握,煎水漱之。(《濟急仙方》)

  ⑦治瘊子:新汲水按青蒿汁,調蛤粉敷之。(《百一選方》)

  ⑧治蜂螫人:嚼青蒿敷之。(《肘後方》)


  • 上一頁:
  • 下一頁:
  • 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