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紫蘇子的鑒別方法

紫蘇子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】紫蘇子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(L.)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實。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本品原名“蘇”,其始載本草《名醫別錄》雲:“味辛,溫。主下氣,除寒中,其子尤良。”《本草經集注》雲:“葉下紫色,而氣甚香,其無紫色、不香似荏者,名野蘇,不堪用。其子主下氣,與橘皮相宜同療。”《本草圖經》曰:“蘇,紫蘇也。舊不著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。葉下紫色,而氣甚香,夏采莖、葉,秋采實。……實主上氣咳逆。”《本草綱目》曰:“紫蘇、白蘇,皆以二三月下種,或宿子在地自生。其莖方,其葉團而有尖,四圍有巨齒;肥地者面背皆紫,瘠地者面青背紫,其面背皆白者,即白蘇,乃荏也。紫蘇嫩時采葉,和蔬茹之,或鹽及梅鹵作殖食甚香,夏月作熟湯飲之。五六月連根采收,以火煨其根,陰干,則經久葉不落。八月開細紫花,成穗作房,如荊芥穗。九月半枯時收子,子細如芥子而色黃赤,亦可取油如荏油。”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,古代所用紫蘇子與今所用紫蘇子相符。

  【植物形態鑒定】一年生直立草本,具特異香氣。莖直立,高30~100cm,鈍四稜形,綠色或紫色,密被長柔毛。葉對生,葉柄長3~5cm;葉片闊卵形或圓形,長7~13cm,寬4.5~10cm,先端短尖或突尖,基部圓形或寬楔形,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,兩面綠色或紫色,或僅背面紫色,兩面均疏生柔毛,下面有腺點。輪傘花序組成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;苞片寬卵形或近圓形,長寬約4mm,具緣毛;花萼鐘形,10脈,下部被長柔毛,內面喉部有疏柔毛環,上唇寬大,3齒,中齒較小,下唇稍長,2齒;花冠白色或紫紅色,冠筒長2~2.5mm,冠檐近二唇形,上唇頂部微凹,下唇3裂,中裂片較大;雄蕊4,2強;子房4裂,柱頭2淺裂。小堅果近球形,灰褐色。花期8~11月,果期9~12月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】本品呈卵圓形或類球形,直徑約1.5mm。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網紋,基部稍尖,有灰白色點狀果梗痕。果皮薄而脆,易壓碎。種子黃白色,種皮膜質,子葉2,類白色,有油性。壓碎有香氣,味微辛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】果實橫切面:外果皮被角質層。中果皮為2~3列薄壁細胞,有維管束散在,其內為1列色素細胞,表面觀呈多角形,棕色,其下為1列內果皮異形石細胞,長120~140μm,直徑30~40μm,石細胞頂端有8~10個柱狀突起,外壁有圓鉤狀突起,孔溝細窄,木化。果皮的內表皮細胞壁微木化,有密集的小單紋孔。種皮外層為1列壁呈條紋或網紋增厚的細胞,表面觀圓形或橢圓形,前者直徑40~52ym,後者長徑48~80μm,短徑36~48μm,其下為2~3列薄壁細胞。子葉含油滴。

  【藥材理化鑒定】取本品粉末2g,加乙醚20ml,溫浸半小時後濾過。取乙醚提取液2ml,置玻璃皿上,室溫揮去乙醚,將殘渣與無水硫酸鈉1~2粒直接加熱,產生氣泡並有刺激性特臭的白色氣體(丙烯醛)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全國各地均有廣泛栽培。主產於江蘇、浙江、河北等省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,除去雜質,曬干。切片,曬干。

  【飲片炮制

  1.紫蘇子:除去雜質,洗淨,干燥

  2.炒紫蘇子:取淨紫蘇子,照清炒法炒至有爆聲。

  【性能功用】辛,溫。歸肺經。降氣消痰,平喘,潤腸。用於痰壅氣逆,咳嗽氣喘,腸燥便秘。內服:3~9g。水煎服。

  【附注】置通風干燥處貯藏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