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鑒定 >> 莪術的鑒別方法

莪術的鑒別方法

  【鑒定中藥材名】莪術

  【藥材來源鑒定】本品為姜科植物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、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.G. Lee et C.F.I。iang或溫郁金Curcuma wenyujin Y.H.Chen et C.Ling的干燥根莖。後者習稱“溫莪術”。

  【藥材歷史考證】莪術,原名蓬莪茂(音術shu),又名蒁藥。其始載本草為《雷公炮炙論》。《新修本草》姜黃條下雲“西戎人謂之蒁藥。”說明當時莪術與姜黃是混稱的。《本草拾遺》曰:“一名蓬莪,黑色;二名蒁,黃色;三名波殺,味甘有大毒。”“蓬莪”可能是蓬莪術Curcumaphaeocaulis Val.(根莖斷面墨綠,干時黑色)。《開寶本草》曰:“蓬莪茂,生西戎及廣南諸州,子似干椹,葉似囊荷,茂在根下並生,一好一惡,惡者有毒,西戎人取之先放羊食,羊不食者棄之。”《本草圖經》雲:“蓬莪茂,生西戎及廣南諸州,今江、浙或有之。三月生苗在田野中。其莖如錢大,高二三尺。葉青白色,長一二尺,大五寸已來,頗類襄荷。五月有花,作穗,黃色,頭微紫,根如生姜而茂在根下,似雞鴨卵,大小不常。”並附有“端州蓬莪茂”和“溫州蓬莪茂”圖。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,溫州蓬莪茂即溫郁金Curcuma wenyujin Y.H. Chen et C.Ling,端州蓬莪茂應為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.G.Lee et C.F.Liang。由於莪術,原名蓬莪茂(音術shu),又名蒁(音術shu)藥。術字,由茂(音術shu)和蒁(音術shu)演化而來,我們可以考定,莪術的術字,讀音應為shu,而不是zhu。

  【植物形態鑒定

  1.蓬莪術:多年生草本,高約1m。根莖圓柱形,肉質,具樟腦樣香氣,外表淡黃色或白色,斷面通常綠色或藍綠色,後變黑色。根細長,末端常膨大成紡錘形塊根。葉2列,葉柄長於葉片,下延成鞘;葉片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25~60cm.寬10~15 cm,葉中脈處有紫斑,無毛。花莖從根莖發出,常先葉而生;穗狀花序闊橢圓形,長6~15cm;苞片多數,卵圓形,稍開展,在下部的綠色,上部的紫色,腋內有花;頂端紅色,腋內無花;花萼白色,長10~12cm,頂端3裂;花冠管長2~2.5cm,裂片3,矩圓形,黃色,上面1片較大,先端略呈兜狀,長15~20mm;側生退化雄蕊比唇瓣小;唇瓣黃色,近倒卵形,長約2cm;頂端微缺;藥隔基部具叉開的矩。蒴果卵狀三角形,光滑。種子長圓形,具假種皮。花期4~6月。

  2.廣西莪術:根莖斷面白色或黃白色;葉兩面密被柔毛,花序常從根莖上抽出或從葉鞘中央抽出。

  3.溫郁金:多年生草本,高80~160cm。塊根斷面白色,根莖斷面檸檬黃色,皮層處有時近白色。葉基生,2列,葉柄為葉片長之半或更短;葉片寬橢圓形,長35~75cm,寬14~22cm,先端漸尖或短尾尖,基部楔形,下延至葉柄,兩面無毛。花序由根莖上抽出,先葉而生,長20~40cm;纓部苞片長矩圓形,長6~9cm,寬12~24mm,薔薇紅色;中下部苞片舟狀,長3~5cm,寬2~3.5cm,綠白色,先端鈍圓或微尖,腋內有毛;小苞片白膜質;萼筒白膜質,先端具3齒;花冠白色,喉部密生柔毛;裂片3,長橢圓形,上方裂片兜狀,近頂端具粗糙毛;側生退化雄蕊花瓣狀,黃色;唇瓣倒卵形,黃色,外折,先端微凹,基部有2枚棒狀附屬物;雄蕊1,花絲短而扁,花柱細長;子房密被長柔毛。花期4~6月。

  【藥材性狀鑒定

  1.蓬莪術:呈卵圓形、長卵形、圓錐形或長紡錘形,頂端多鈍尖,基部鈍圓,長2~8cm,直徑1.5~4cm。表面灰黃色至灰棕色,上部環節凸起,有圓形微凹的須根痕或有殘留的須根,有的兩側各有一列下陷的芽痕和類圓形的側生根莖痕,有的可見刀削痕。體重,質堅實,斷面灰褐色至藍褐色,蠟樣,常附有灰棕色粉末,皮層與中柱易分離,內皮層環紋棕褐色。氣微香,味微苦而辛。

  2.廣西莪術:環節稍突起,斷面黃棕色至棕色,常附有淡黃色粉末,內皮層環紋黃白色。

  3.溫莪術:斷面黃棕色至棕褐色,常附有淡黃色至黃棕色粉末。氣香或微香。

  【藥材顯微鑒定】橫切面:木栓細胞數列,有時已除去。皮層散有葉跡維管束;內皮層明顯。中柱較寬,維管束外韌型,散在,沿中柱鞘部位的維管束較小,排列較密。薄壁細胞充滿糊化的澱粉粒團塊,薄壁組織中有含金黃色油狀物的細胞散在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蓬莪術栽培或野生於林蔭下。分布於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雲南等省區。廣西莪術參見郁金的“生境分布”項。溫郁金參見郁金的“生境分布”項。

  【采集加工】冬季莖葉枯萎後采挖,洗淨,蒸或煮至透心,曬干或低溫干燥後除去須根及雜質。

  【飲片炮制

  【性能功用】辛、苦,溫。歸肝經脾經。行氣破血,消積止痛。用於癥瘕痞塊,瘀血經閉,食積脹痛;早期官頸癌。內服:4.5~9g,水煎服。孕婦禁用。

  【附注】置於燥處貯藏,防蛀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