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*的新陳代謝較慢,血液循環不暢,這就會導致手腳冰涼的出現。專家介紹,有手腳冰涼症狀的朋友要加強自我保健,可以有效的改善手腳冰涼症狀。
心平氣和:調整心態避免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,對防止手腳冰涼有一定作用。研究證實,當情緒激動時,手的溫度很快會下降3~6攝氏度,平靜後便可恢復。
合理飲食:可適當多食羊肉、狗肉、牛肉、鹿肉等溫性食品;花生等堅果也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、促進血液循環,也可常食之;也可在醫生指導下,服用些強身健體的中藥,如人參、鹿茸、蜂王漿等,增強機體抗寒能力。
保暖防寒:選擇合適的保暖品、鞋襪,如布底絨裡棉鞋和毛巾襪,既暖和又舒適;鞋內最好放鞋墊,並經常更換保持干燥。手除了左右手經常互相摩搓外,還要注意戴較寬松的手套,太緊不利於血液循環。
體育鍛煉:可以通過打太極拳、步行、慢跑、爬樓梯、健身舞等全方位鍛煉。如手冰涼,上肢的活動量應大些,如果腳冰涼,下肢活動量應大些,通過加強對手腳的鍛煉,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。打太極拳可以讓全身各個部位運動起來,促進血液循環,是保持手腳溫暖最好的方法。同時鍛煉要經常化,才能收到明顯的療效。
自我按摩:按摩的部位有:心俞穴,按揉36次,左轉18次,右轉18次。這個部位自己夠不著可請別人幫助;腎俞穴,兩側各按揉36次,每一側都是18次。按揉氣沖穴,在穴位的下邊有根跳動的動脈,先揉氣沖穴,然後按揉跳動的動脈處。一松一按,交替進行,一直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止;揉搓湧泉穴以感覺到熱為限度,再搓揉腳趾,特別是大腳趾頭第二節的幾根汗毛的地方,叫“三毛穴”,要多揉搓,然後稍用力捏3~5下。
熱水泡腳:可在每天晚上用熱水泡泡腳,也可以切些生姜片,用開水沖泡,待水溫稍熱,腳緩慢放入,泡上15~20分鐘,可以加快血液循環速度,還可消除疲勞,助於安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