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名稱 >> 月季花

月季花

月季花的功效與作用  【中藥名月季花 yuejihua

  【別名】月月紅、四香春、月貴花。

  【英文名】Rosae Chinensis Flos

  【藥用部位】薔薇科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.的花。

  【植物形態】常綠或半常綠灌木。莖枝有鉤狀皮刺或近無刺。小葉3~5,少數7,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,邊緣有銳鋸齒,兩面無毛;葉柄、葉軸散生皮刺和短腺毛;托葉大部和葉柄合生,邊緣有睫毛狀腺毛。花常數朵聚生或單生;萼裂片卵形,羽狀分裂,邊緣有腺毛;花瓣5或重瓣,紅色或粉紅色,很少白色;雄蕊多數,著生於花托邊緣的花盤上;雌蕊多數,有毛,包於花托內。薔薇果卵形或梨形,黃紅色,內有多數瘦果,萼宿存。花期5~9月,果期8~11月。

  【產地分布】野生於山坡、路旁。全國各地大多有栽培,主產於江蘇、山東、山西、湖北等地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季節擇晴日清晨露水干後采摘花蕾或半開放的花,及時攤開,陰干或低溫干燥。

  【藥材性狀】花蕾多呈卵圓形或類球形,花朵多呈圓球形,直徑1~1.5厘米,有的雜有散碎花瓣。花托倒圓錐形或倒卵形,長5~7毫米,直徑3~5毫米,棕紫色,基部較尖,常常帶有一花梗。萼片5枚,先端尾尖,大多向下反折,短於或等於花冠,背面黃綠色或橙黃色,有疏毛,內面被白色綿毛。花瓣5片或重瓣,覆瓦狀排列,長2~2.5厘米,寬1~2.5厘米,紫紅或淡紅色,脈紋明顯。雄蕊多數,黃棕色,卷曲,著生於花萼筒上。雌蕊多數,有毛,花柱伸出花托口。體輕,質脆,易碎。氣清香,味微苦澀。

  【性味歸經】性溫,味甘。歸肝經

  【功效與作用】活血調經、疏肝解郁。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。

  【臨床應用】用量1.5~4.5克,煎服或外用。用治肝氣郁結而致的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經閉、胸腹脹痛、跌打損傷、血瘀腫痛、癰疽腫毒及瘰疬等。不宜久煎;用量不宜過大,過量可引起腹痛,多服久服可引起便溏腹瀉。孕婦亦當慎用;

  【藥理研究】有較強的抗真菌作用,已分離出其抗真菌的有效成分是沒食子酸。

  【化學成分】主要含揮發油,大部分為萜醇類化合物。另含橙花醇、牻牛兒醇、香茅醇、沒食子酸等成分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不宜久服,脾胃虛寒者及孕婦慎用。

  【配伍藥方】①治月經不調:鮮月季花15~21克,開水泡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②治燙傷:月季花焙干研粉,茶油調搽患處。(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)

  ③治月經不調,少腹脹痛:月季花9克,丹參9克,香附9克。水煎服。(《天津中草藥》)

  ④治肺虛咳嗽咯血:月季花合冰糖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⑤治高血壓:月季花9~15克,開水泡服。(《福建藥物志》)

  ⑥治外傷腫痛:月季花、地鱉蟲等量研細末,每次4.5克。每日二次,溫酒少許沖服;另用鮮花搗爛敷患處。(《安徽中草藥》)

  ⑦治筋骨疼痛或骨折後遺疼痛:月月紅花炕干研末,每次3克用酒吞服,服後臥床發汗。(《貴州草藥》)

  ⑧治皮膚濕疹,瘡腫:鮮月季花搗爛,加白礬少許,外敷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1979年)


  • 上一頁:
  • 下一頁:
  • 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