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名稱 >> 海螵蛸

海螵蛸

海螵蛸的功效與作用  【中藥名海螵蛸 haipiaoxiao

  【別名】墨魚骨、烏賊骨、墨魚蓋、烏鍘骨。

  【英文名】Sepiae Endoconcha。

  【藥用部位】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或金烏賊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內殼。

  【動物形態無針烏賊:胴部卵圓形,長度約為寬度的2倍。胴背具有多數近橢圓形白花斑,後端腹而有一個腺孔。鳍前端略窄,漸向後端寬,各腕的長度近相等。腕序為4>3>1>2,觸腕長度略超過服長,觸腕吸盤小而密,大小近相等。內殼長橢圓形,長度約為寬度的3倍,末端無骨針。 金烏賊(藥材名為有針烏賊):眼後方有一個皮膚突出的線形肋。胴體呈卵圓形,長度為寬度的1.5倍。鳍窄,位於胴部左右,兩側全緣。腕的長短相近,腕序為4>3>1>2。體肉色,有細密的紫色色素斑。背部色深。

  【產地分布】生活於深海中,每年春夏間,從越冬的深海區向島嶼附近淺海處進行產卵洄游。分布於我國各海域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收集春、夏季漂浮在海邊或積留在海灘上的烏賊骨,以淡水漂淨,曬干。

  【藥材性狀】呈中厚邊薄的扁長橢圓形,全體粉白色,背面有瓷白色脊狀隆起,有不甚明顯的細小疣點;腹面平坦,有細密的波狀橫紋。體輕,質松脆,易折斷,斷面白色,粉質。氣微腥,味微鹹。無針烏賊:較窄小,腹面無縱溝,波狀橫褶紋約占全長一半。有針烏賊:形大,腹面中央有縱溝,波狀橫紋幾布滿全體,尾有粗壯骨針。

  【性味歸經】性溫,味鹹、澀。歸脾經腎經

  【功效與作用】收斂止血、澀精止帶、制酸、斂瘡。屬收澀藥下屬分類的固精縮尿止帶藥。

  【臨床應用】用量5~9克,煎服或入丸、散;外用適量,研末敷患處。用治胃痛吞酸、吐血衄血、崩漏便血、遺精滑精、赤白帶下、潰瘍病、損傷出血、瘡多膿汁。

  【藥理研究】具有骨折修復、抗輻射、調節和促進免疫、抗腫瘤和抗潰瘍作用。

  【化學成分】含碳酸鈣85%以上、甲殼質6%~7%,並含有少量的磷酸鈣、氯化鈉及鎂鹽等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陰虛多熱者慎服,久服易致便秘。

  【配伍藥方】①治胃出血:海螵蛸15克,白及18克。共研細末。每次服4.5克,日服3次。(《山東中草藥手冊》)②治吐血及鼻衄不止:海螵蛸,搗細羅為散,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調下6克。(《聖惠方》)

  ③治鼻血不止:海螵蛸、槐花等分。半生半炒。為末吹鼻。(《世醫得效方》)

  ④治小便血淋:海螵蛸末3克。生地黃汁調服。(《綱目》引《經驗方》)

  ⑤治胃痛吐酸:a.海螵蛸15克,貝母、甘草各6克,瓦楞子9克。共為細末。每次服6克。b.海螵蛸30克,阿膠9克,共炒,再研末。每次服3克,每日3次。(《山東中草藥手冊》)

  ⑥治慢性氣管炎,兼治慢性哮喘:海螵蛸60克,地龍60克,百部15克。共研末,加白糖200克,每服6克,日3次。(《青島中草藥手冊》)


  • 上一頁:
  • 下一頁:
  • 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