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方劑 >> 吃藥需忌口 藥效才能更顯著

吃藥需忌口 藥效才能更顯著

俗話說,吃藥不忌口,壞了大夫手,我們在購買藥物的時候,大夫也會提醒我們要注意的一些飲食禁忌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忌口,吃要忌口可以最大化的發揮藥效,治療疾病,下面中醫就為大家說說吃藥忌口的常識。

吃藥一般要忌口,以促使藥效更好地發揮。常規禁忌辛辣、油膩、生冷、黏滑、腥膻等,不同體質、不同的疾病、不同時期(例如:如婦女月經期、妊娠期)又有不同的忌口。

《調疾飲食辨》一書說:“病人飲食,藉以滋養胃氣,宣行藥力,故飲食得宜足為藥餌之助,失宜則反與藥餌為仇。”也就是說,飲食得當,可以促使藥效更好的發揮;如果飲食不當,反而會抵消藥效或起到相反的作用,甚至產生嚴重後果。

如對發熱的病人,要忌辛辣、油膩,如姜、椒、肥肉、酒類等;水腫、消化不良、洩瀉者,忌食堅硬、油炸、生冷等食物。服發汗藥者,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。服補藥者,忌食用茶葉、蘿卜。

醫聖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第一個方劑桂枝湯方後注中提出“禁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惡等物”,在後面很多方劑的注意事項也都提出“如桂枝法”或反復直接強調忌以上說的生冷、黏滑、肉面等不容易消化的、辛辣的、變質的食物、酒等等,有時直接提出“忌口如常法”,說明以上這些食物是吃中藥時一般都應該忌的。

張仲景既然說了忌口有常法,那就應該有變法,什麼是忌口的變法呢?本人認為,應該是根據不同的體質、不同的疾病、不同的用藥、不同的身體特殊時期或特殊情況而有不同的忌口要求,內容可就廣泛了。

現代醫學也是非常重視飲食禁忌,如對腎髒病、心髒病、高血壓病、妊娠中毒症等病人,主張減少食鹽的攝入,實行“低鹽食”。這是因為食鹽中的鈉,能使血管收縮,並能影響血管的通透性,使小血管壁水腫,增加血液流動的阻力,妨礙腎髒的排洩功能,引起血壓升高和水的潴留,加重腎髒病、心髒病等病人的病情。

傳統中醫的忌口學說大部分是合理科學的,但由於歷史條件所限,文獻記載也不乏牽強甚至迷信之處,就連醫聖張仲景也說過“妊婦食姜,令子余指”(孕婦吃姜,生的孩子會多長手指頭)這樣可笑的話,其他文獻中或者民間流傳的忌口內容也有不科學的成分,需要不斷研究並甄別。

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吃藥忌口的常識,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。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