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名稱 >> 青木香

青木香

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 【中藥名青木香 qingmuxiang

  【別名馬兜鈴根、兜鈴根、青籐香。

  【英文名】Radix Aristolochiae

  【來源】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eib.et Zucc的根。

  【植物形態】草質籐本。根圓柱形。莖柔弱,無毛。葉互生,葉柄柔弱,葉片卵狀三角形、長圓狀卵形或戟形,先端鈍圓或短漸尖,基部心、形,兩側裂片圓形,下垂或稍擴展;基出脈5~7條,各級葉脈在兩面均明顯。花單生或2朵聚生於葉腋,小苞片三角形,易脫落,花被基部膨大呈球形,向上收狹成一長管,管口擴大成漏斗狀,黃綠色,口部有紫斑,內面有腺體狀毛,檐部一側極短,另一側漸延伸成舌片,舌片卵狀披針形,頂端鈍,花藥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,子房圓柱形,6稜,合蕊柱先端6裂,稍具乳頭狀凸起,裂片先端鈍,向下延伸形成波狀圓環。蒴果近球形,先端圓形而微凹,具6稜,成熟時由基部向上沿室間5瓣二裂,果梗常撕裂成6條。種子扁平,鈍三角形,邊緣具白色膜質寬翅。花期7~8月,果期9~10月。

  【產地分布】生於山谷、溝邊陰濕處或山坡灌土中。分布於山東、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10~11月莖葉枯萎時挖取根部,除去項根、泥土,曬干。

  【藥材性狀】本品呈圓柱形或稍扁,略彎曲,長3~10厘米,直徑0.5~1.5厘米。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,有縱皺紋及須根痕。質堅脆,折斷面形成層環隱約可見,皮部淡黃色,木射線寬廣,乳白色,木質部束淡黃色,呈放射狀,導管孔明顯。香氣特異,味苦。

  【性味歸經】性寒,味辛、苦。歸肺經胃經肝經

  【功效與作用】行氣止痛,解毒消腫,平肝降壓。屬理氣藥。

  【臨床應用】內服:煎湯,3~9克;研末,1.5~2克,每日2~3次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敷;或磨汁塗。主治胸脅脘腹疼痛,疝氣痛,腸炎,下痢腹痛,咳嗽痰喘,蛇蟲咬傷,癰腫疔瘡,濕疹,皮膚瘙癢,高血壓病。

  【藥理研究】抑制平滑肌的運動;鎮痛抗炎;抗病原體;降壓;鎮靜;催吐;松弛橫紋肌等。

  【化學成分】青木香主要含揮發油,其主要成分為馬兜鈴酮,並含馬兜鈴酸、尿囊素、青木香酸、木蘭花鹼、土青木香甲素及丙素等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虛寒者慎服。服用過量,可引起腸胃反應,如惡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痛、口苦、口干等。

  【配伍藥方】①治腸炎,腹痛下痢:青木香9克,槟榔4.5克,黃連4.5克。共研細末,溫開水沖服。(《現代實用中藥》)

  ②治中暑腹痛:青木香根(鮮)9~15克,搗汁,溫開水送服;亦用青木香根3~6克,研末,溫開水送服。(《江西草藥》)

  ③治牙痛:青木香鮮品一塊,放牙痛處咬之。(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
  ④治婦人小便出血不止:青木香根、刺薊根各30克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食前,當歸酒調下6克。(《聖惠方》)

  ⑤治腋氣:青木香做厚片,好醋浸一宿,夾腋下數次,即愈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
  • 上一頁:
  • 下一頁:
  • 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