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方劑 >> 服用中藥不可不知的五大禁忌

服用中藥不可不知的五大禁忌

近日中藥市場被爆黑幕多,對中醫行業有著較大的影響,中藥市場目前還不是很規范,中藥材的安全隱患嚴重。今天小編將為大家講解一下服用中藥的五種禁忌,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
服用中藥的禁忌大致可分為五種:

1.中藥配伍禁忌

某些藥物因配方後可產生相反、相惡關系,使彼此藥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應,因此禁忌同用。

2.孕婦用藥禁忌

主要為避免動胎、墮胎,因孕後婦女大多數對大寒、大熱、峻瀉滑利、破血祛瘀及毒性較大的藥物耐受性差,因此對相關藥物必須忌用。

3.服藥期間飲食禁忌

俗稱忌口,主要為避免服藥時的干擾因素,以便提高藥效,可分為某一種藥物對應的忌口與不同病情條件下用藥時的忌口兩類,前者如人參忌蘿卜、鱉甲忌苋菜、甘草忌鲢魚、常山忌蔥、茯苓忌醋等。後者為慢性病服藥須忌生冷,熱性病治療期間忌辛辣、油膩,癰瘍瘡毒、皮膚疾患忌魚蝦、鵝肉及辛辣刺激之品。

4.中藥湯劑禁忌過夜服用

因為中藥裡含有澱粉、糖類、蛋白質、維生素、揮發油、氨基酸和各種酶、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,煎煮時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湯藥汁裡。一般服法是趁溫熱時先服一半,4~6小時後再服一半。如果過夜服用或存放過久,不但藥效降低,而且會因空氣、溫度、時間和細菌污染等因素的影響,使藥液中的酶分解減效,細菌繁殖滋生,澱粉、糖類營養等成分發酵水解,以致藥液發馊變質,服用後對*健康不利。

5.中藥不宜加糖服用

一些人在服中藥時,常因湯劑苦口難以下咽而加糖,對此,有關專家指出,一些中藥是不適宜加糖後再服用的,加糖後的藥劑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時也降低了藥效。

專家介紹,中藥有寒、熱、溫、涼四氣和辛、甘、酸、苦、鹹五味。其中,辛能散,甘能緩,酸能收,苦能澀,鹹能軟,不同口感的中藥具有不同的藥效。有些中藥加了糖就會改變苦味湯藥的藥性而影響療效。

一些苦味藥能刺激末梢神經,反射性地分泌唾液、胃液等消化液,以達到幫助消化、促進食欲的目的。如果在藥裡放了很多糖,完全掩蓋了苦味,就會失去健胃之效。另外,中藥的化學成分一般都比較復雜,糖特別是紅糖中含有較多的鐵、鈣等元素,一旦與中藥裡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結合後,就會引起化學反應,使藥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,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藥效。

俗話說:“吃藥不忌口,壞了大夫手”。忌口即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。忌口是中醫治病的一個特點,歷來醫家對此十分重視,其有關內容也廣泛存在於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等醫籍中。實踐證明,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魚、肉、雞、蛋、蔬菜、瓜果、醬、醋、茶、酒等普通食物,它們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,對疾病的發生、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,均產生一定影響。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