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方劑 >> 春季如何祛除濕氣 預防濕邪致病

春季如何祛除濕氣 預防濕邪致病

清明節過後,很多的地方連續下雨,天氣悶熱潮濕,濕氣偏盛。中醫認為春季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防濕,那麼春季如何祛濕、預防濕邪致病呢?

由於體濕是由脾虛造成的,脾虛也就不能使食物的營養物質得到吸收,不能吸收就變成濕濁(廢物)蘊結在體內,引發疾病。反之,體濕也易傷害到脾,導致胃功能紊亂,出現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。如果脾胃功能良好,可以起到祛濕的作用,反之則易受到濕氣的侵擾。加上一到夏天,由於氣候影響和飲食習慣上的原因,本來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胃腸道問題,因此在初夏時節,開始注重脾胃保養,對整個春季養生至關重要。

酒助濕邪少飲為佳

要對付體濕,日常生活中可進食一些既能祛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的食物,比如苋菜、扁豆、冬瓜、薏仁、綠豆、西瓜翠衣等。

苋菜梗性涼味甘,它富含易被*吸收的鈣質,也有解毒清熱、通利小便、補血止血的作用。扁豆有滋補強壯、補脾益氣、消暑化濕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。薏仁不僅含有高蛋白,而且還富含B族維生素、鈣、鐵、膳食纖維等,是一種營養平衡的谷物。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,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,可以健脾除濕。

另外,冬瓜和西瓜也屬於性寒味甘,清熱生津的食物,濕熱天氣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較好的利尿作用。

炎熱的夏天裡,冰涼的飲料、冰棍是大家的最愛。不過,夏天裡要少吃生冷、冰凍的東西,以防治加重脾虛,脾虛又會加重內濕,形成惡性循環。中醫認為生冷食物、冰品或涼性蔬果,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。在飲食上還是要注意盡可能地清淡些,過油、過甜的食物都將加重脾胃負擔,甚至傷害脾胃。另外,酒助濕邪,夏天少喝酒為好。

春季如何祛濕、預防濕邪致病?通過我們的介紹,我們知道了喝一些酒可以去除濕氣,但是酒不能喝的太多,不然的話會傷身體的。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