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配方】干地黃1500克,糯米2500克,酒曲180克。 【制法】將地黃略蒸後搗碎,酒曲研末,備用。將糯米淘洗,瀝干,蒸飯,待溫,置容器中,加入地黃、酒曲拌勻,密封,保溫,約經21日後酒熟,去渣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肝腎,滋陰血,烏須發,延年益壽。 【主治】肝腎陰血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軟、耳嗚目眩、月經不調、須發早白、面色無華、脾胃虛弱、食後不消、
【配方】白鴿1只,血竭30克,黃酒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白鴿去毛及腸雜,洗淨,納血竭(研末)於鴿腹內,針線縫合,入沙鍋中,倒入黃酒,煮數沸令熟,候溫,備用。 【功效】活血行淤,補血養顏。 【主治】干血痨(面目黑暗,骨蒸潮熱,盜汗,顴紅,膚糙肌瘦,月經澀少)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毫升,日服2次,鴿肉分2次食之。 【附記】引自
【配方】桃仁100克,朱砂10克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先將桃仁燙浸去皮尖,炒黃研末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煮沸,冷後加入朱砂(先研細),攪勻,靜置經宿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活血安神。 【主治】心悸怔忡、面色不華、筋脈攣急疼痛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溫服10~15毫升,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忌過量服
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生地黃、菊花、當歸各30克,牛膝15克,紅砂糖200克,燒酒500毫升,糯米甜酒500毫升,食醋適量。 【制法】以食醋將紅砂糖調勻,一同加入酒內,將其余藥物一同裝入紗布袋中,扎口,浸泡酒中,密封7日後取用。 【功效】補肝腎,益陰血。 【主治】老年人精血虧損,容顏憔障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毫升,日服2次。老年
【配方】枸杞子、火麻仁各750克,生地黃450克,白酒4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搗碎,蒸熟,攤開晾去熱氣後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滋陰養血,潤腸通便。 【主治】身體贏弱、腸燥便秘、面色萎黃、倦怠乏力、頭昏目眩、口干食少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~30毫升,日服2次,或不拘時,隨量飲之。
【配方】遠志、熟地黃、菟絲子、五味子各18克,石菖蒲、川芎各12克,地骨皮24克,白酒6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七味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貯瓶備用。勿洩氣。 【功效】滋腎養心,健腦益智。 【主治】青年健忘,症見心悸、失眠、頭痛耳鳴、腰膝酸軟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mL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。 【附
【配方】枸杞子30克,熟地黃、紅參、淫羊藿各15克,沙苑蒺藜25克,母丁香10克,沉香5克,荔枝核12克,炒遠志3克,冰糖250克,白酒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九味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和冰糖,密封,浸泡1個月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健腦補腎。 【主治】凡因腦力勞動過度出現精神疲倦,頭昏腦漲,腰酸背痛,男子遺精、陽痿,女子月經不
【配方】石燕20枚,白酒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上藥和五味炒令熟,入白酒浸泡3日即可。 【功效】益精氣,強身。 【主治】體質虛弱,精神疲倦,健忘,思維遲鈍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晚臨睡時服10~20毫升,令人力健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普濟方》。
【配方】鹿茸、人參、黃芪、茯苓、柏子仁、酸棗仁、遠志各15克,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、牛膝各30克,陳皮、半夏、竹茹、枳實各10克,知母、菊花、薄荷、柴胡各9克,石膏50克,冰片5克,甘草6克,白酒1500毫升,白糖200克。 【制法】將上藥共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和白糖,密封浸泡15日後,取液分裝,每瓶250mL。 【功效】
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酸棗仁、龍眼肉各30克,黨參、黃芪、當歸、白術、茯苓各20克,木香、遠志各10克,炙甘草6克,白酒1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諸藥共研為粗末,紗布袋裝之,扎口,白酒浸泡。14日後取出藥袋,壓搾取液,將搾取液與藥酒混合,靜置,過濾後即可服用。 【功效】補脾養心、益氣養血。 【主治】思慮過度,勞傷心脾,心悸怔忡,健忘失眠。
【配方】刺五加、黃精、黨參、黃芪、桑椹子、枸杞子、熟地黃、淫羊藿、山藥、山楂、陳皮各10克,雄蠶蛾10只,蜂蜜100克,白酒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諸藥切碎,用紗布袋裝,扎口,置入干淨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浸泡。14日後啟封,取出藥袋,壓搾取液,將搾取液與藥酒混合,靜置,加入蜂蜜,攪拌均勻,過濾後裝瓶備用。 【功效】益氣健脾,補腎健腦。
【配方】桃花250克,白芷30克,白酒500~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兩味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30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活血通絡,潤膚祛斑。 【主治】面色晦暗、黃褐斑或妊娠產後面黯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~20毫升,日服2次。同時外用,即取此酒少許置於手掌中,雙手合擦至熱時,即來回擦面部患處。 【附記
【配方】杏仁、白酒各適量。 【制法】將杏仁酒浸、皮脫搗爛,絹袋盛。 【功效】潤膚祛斑。 【主治】面色黯黑,肝色粗陋,皮厚狀丑。亦治面皯。 【用法】外用:夜取藥袋拭面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太平聖惠方》,方名為編者擬加。
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柚子5個,生地黃、芍藥、當歸各40克,蜂蜜50克,白酒4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四味共搗為粗末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和蜂蜜,密封,浸泡3個月後,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養血駐顏。 【主治】皮膚色素沉著、面部痤瘡、發枯不榮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~40mL,日服1~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 &nb
【配方】槟榔、桂皮各20克,青皮、玫瑰花各10克,砂仁5克,黃酒1500毫升,冰糖適量。 【制法】將前五味共制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黃酒,密封,再隔水煮30分鐘,待冷,埋入土中3日以去火毒。取出過濾去渣,加入冰糖,即用。 【功效】疏肝解郁。 【主治】黃褐斑(氣郁型)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毫升,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
【配方一】枸杞根500克,干地黃、干姜、商陸根、澤瀉、蜀椒、桂心各100克,酒曲適量。 【制法】將枸杞根切碎,以東流水40000毫升,煮一日一夜,取汁10000毫升,漬曲釀之,如家釀法,酒熟取清液。後六味,共研末,入布袋,內酒中,密封,埋入地下3尺,堅覆之,經20日後,取出,開封,其酒當赤如金色。 【功效】滋腎助陽,溫陽利水。 【主治】滅瘢
【配方一】商陸末(白色者)、天冬末各2500克,細曲(搗碎)5000克,糯米(淨淘)10000克。 【制法】先炊米熟,候如人體溫;另煎熱水適量,放冷,入諸藥拌勻,再與米飯、細曲拌和,入甕中,密封,釀60日成,去糟取用。 【功效】滋養健壯,補肺益氣,潤澤皮膚,通利之便。 【主治】滅瘢痕。 【用法】口服:不拘時,隨意飲之。 【附記】引自
【配方】枸杞子、天冬各500克,松葉600克,黃精、白術各400克,細曲1200克,糯米12500克。 【制法】將前五味置沙鍋中,加水煎汁1000毫升(一般水煎2次,濃縮而成);細曲研末,備用;糯米蒸熟瀝半干後,倒入缸中待冷,加入藥汁和曲末,拌勻,密封,置保溫處,21日後,候酒熟,去渣,備用。 【功效】補肝腎,益精血,健脾胃,祛風濕。 【主
【配方】女貞子80克,旱蓮草、黑桑椹各60克,黃酒1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黃酒,密封,浸泡14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滋肝腎,清虛熱,烏發益壽。 【主治】肝腎不足所致的須發早白、頭暈目眩、腰膝酸痛、面容枯槁、耳鳴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20~30毫升,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滋
【配方】赤何首烏、白何首烏各250克,生地黃、生姜汁各60克,紅棗、胡桃肉、蓮子肉各45克,當歸、枸杞子各30克,麥冬15克,蜂蜜45克,米酒3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十一味,除生姜汁、蜂蜜外,其余各藥加工使碎,混勻,入布袋,與生姜汁一起置容器中,加入米酒,密封,每日振搖數下,浸泡14日後,過濾去渣,加入蜂蜜,拌勻,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益精血,
【配方】胡麻仁300克,黃精350克,天冬、白術各250克,朱砂10克,桃仁150克,茯苓200克,糯米5000克,酒曲320克。 【制法】將前七味,除朱砂外,均置沙鍋中,加水煎至5000毫升;將糯米浸濕,瀝干,蒸飯,待冷,置壇中,加入藥汁和酒曲(先研細末),拌和均勻,密封,21日後,酒熟,用紗布去渣,儲入瓶中。將朱砂研末,倒入酒瓶中,拌勻,待澄清
【配方】馬蔺子、馬蔺根各100克,黃米500克,陳曲2塊,酒酵子2碗。 【制法】將馬蔺子埋入土中3日,馬蔺根切碎;將黃米加水煮成糜;陳曲研末,與酒酵子及馬蔺子共合一處作酒,待熟;另用馬蔺根加水煎10沸,取汁入酒內3日即成。 【功效】清熱利濕,解毒,烏須發。 【主治】須發變白。 【用法】口服:隨時隨量飲之,使之微醉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萬
【配方】天冬、麥冬各120克,懷生地黃、熟地黃各250克,人參、白茯苓、枸杞子各60克,砂仁21克,木香15克,沉香9克,白酒15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10味共制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加蓋,浸泡3日後,用文火再隔水煮半小時,以酒色轉黑為宜。密封,再繼續浸泡1~2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滋陰益氣,理氣和中。 【主治】
【配方】當歸、枸杞子、生地黃、人參、蓮心、桑椹子、何首烏各120克,五加皮60克,黑豆(炒香)250克,槐角子30克,沒食子1對,旱蓮草90克,五加皮酒15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十二味視情切片或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五加皮酒,密封,浸泡21日後,壓搾以濾取澄清液,貯瓶備用。將藥渣曬干,共研細末,制為丸,如梧桐子大,備用。 【功效】補肝
【配方】枸杞子、甘菊花、熟地黃、神曲各60克,肉苁蓉30克,肉桂20克,白酒2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六味共制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肝腎,益精血。 【主治】腰膝軟弱、身疲乏力、須發早白等症。 【用法】日服:每次服10~20毫升,日服3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
【配方】枸杞子、甘菊花、熟地黃、炒陳曲各45克,肉苁蓉36克,白酒1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五味搗碎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加入涼白開水1000毫升,混勻,即成。 【功效】滋補肝腎,助陽。 【主治】須發早白、神疲乏力、腰膝酸軟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不拘時,隨量,空腹溫服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
【配方】生地黃、枸杞子、滁菊花各250克,糯米2500克,細曲200克。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加工使碎,置沙鍋中,加水5000毫升,煎取2500毫升,倒入淨瓶中,待冷備用;細曲碎為粗末,備用;再將糯米洗淨,蒸飯,瀝半干,待冷後,拌入細曲末,然後倒入藥壇內,與藥汁拌勻,密封,置保溫處,經21日後,酒熟,去渣,儲瓶備用。 【功效】滋肝腎,補精髓,延年益
【配方】箭芪(蜜炙)、茯神,當歸、熟地黃,黨參、麥冬、茯苓、白術、棗皮、川芎、龜膠、防風、枸杞子、廣皮,肉桂,五味子、羌活各,紅棗,冰糖,高粱酒。 【制法】將前十八味搗碎,置容器中加入高梁酒和冰糖,密封,隔水煮一炷香時,取出,埋入土中7日以出火毒。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益氣血,補肝腎,健脾胃,寧神志。 【主治】須發早白。並雲:余在甘肅晤
【配方】熟地黃、南五加皮、懷牛膝、細曲各200克,糯米2000克。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置沙鍋中,加水5000毫升,煎至3000毫升,待冷,倒入壇中;糯米蒸飯,待冷,細曲(先研細末)入壇中,拌勻,密封,置保溫處,如常法釀酒。至14日後,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滋肝腎,壯筋骨,烏須發,健身益壽。 【主治】容顏無華,須發早白,筋骨軟弱,兩足無力。
【配方】枸杞子500克,生地黃、胡麻仁各300克,火麻仁150克,糯米1500克,酒曲120克。 【制法】將枸杞子拍碎,置沙鍋中,加水3000毫升,煎至2000毫升,倒入壇中待冷;將糯米蒸熟;生地黃、酒曲搗為末,胡麻仁、火麻仁蒸熟搗爛,共入壇中,拌勻。密封,14日後,去渣即成。 【功效】滋肝腎,補精髓,潤五髒,養血益氣。 【主治】須發早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