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女貞子、菟絲子、金櫻子、肉苁蓉、黃精(制)各29.4克,熟地黃735克,當歸147克,鎖陽、淫羊藿、遠志各58.8克,炙甘草14.7克,制附子44.1克,黃芪88.2克,蠶蛾5.9克,雞睾丸23.5克,白酒43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先將雞睾丸和蠶蛾置容器巾,加入白酒3300毫升,密封,浸泡70日後取上清液;其余十三味搗碎,置容
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蒲公英、金銀花各15克,黃酒2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上藥川黃酒煎至減半,去渣,候溫,備用。 【功效】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。 【主治】吹乳結痛(乳腺炎)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日1劑,早、晚各服1次。並以藥渣敷患處。如不愈,再依法配制再服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驗方新編》。 【配方二】 【來源】《驗方新編》。
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制首烏、熟地黃各30克,當歸15克,白酒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上藥研為粗末,用紗布袋裝,扎口,入白酒浸泡15日後取出藥袋,壓搾液,兩液混合,靜置,過濾後裝瓶即得。 【功效】養精血,烏須發。 【主治】精血不足,未老先衰,須發早白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~30毫升,日服1~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山東中醫雜
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白茯苓、白菊花、石菖蒲、天冬、白術、生地黃、黃精各25克,人參、肉桂、牛膝各15克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十味共制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即可飲用。 【功效】補虛損,壯力氣,澤肌膚。 【主治】體虛乏力,面容憔悴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10~15毫升,日服2次。 【附記
【配方】人參、熟地黃、生地黃、麥冬各30克,天冬、雲茯苓各20克,白酒1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六味共制為粗末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3日後,再置爐火上,先文火後武火,煮至酒色變黑為度,待冷,埋入土中3日,取出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悅容顏,增精神,壯氣力,滋陰補虛。 【主治】毛枯發白,面容瞧悴,精神不振,腰酸膝困。 【用
【配方】柏子仁、何首烏、肉苁蓉、牛膝各15克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四味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每日振搖1次,浸泡20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益氣血,補五髒,悅顏色。 【主治】氣血不足、面色不華、心慌氣短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~20毫升,每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
【配方】“920”0.2克,鬧羊花125克,骨碎補200克,二亞礬適量,75%乙醇125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鬧羊花、骨碎補搗為細粉,置容器中,加入75%乙醇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得棕色液體1000毫升。濾液中再加入“920”(“920”結晶品按重量計算,如為粗制品則按含量計算
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側柏葉30克,大黃、黃芩、黃柏、苦參、川芎、白芷、蔓荊子各10克,冰片2克,高度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上藥除冰片外共研為粗末,用紗布袋裝,扎口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浸泡。7日後取出藥袋,壓搾取液,兩液混合,靜置,加入冰片,攪勻,過濾即得。 【功效】促使毛發生長。 【主治】禿發、斑禿或脂溢性脫發。 【用法】外用
【配方】人參、肉桂各15克,白酒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2味洗淨,切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即可取用。 【功效】補氣益虛,溫通經脈。 【主治】中氣不足、手足麻木、面黃肌瘦、精神委靡、食欲缺乏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~30毫升,每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陰虛火旺者忌服。
【配方】黨參、炙甘草、紅棗各30g,炒白術、白茯苓各40克,生姜20克,黃酒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六味共研為粗末,置容器中,加入黃酒,密封,浸泡5~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益氣健脾。 【主治】脾胃氣虛、食少便溏、面色萎黃、四肢乏力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~30毫升,每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
【配方】當歸24克,黃芪、白芍各12克,白術8克,冰糖20克,白酒6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四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每日振搖1次,浸泡21日後,去藥袋,加入冰糖,溶化後,濾過,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氣養血。 【主治】內傷勞倦、脾虛洩瀉、食欲缺乏、面色不華、精神委靡、血虛贏弱、眩暈頭痛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20毫
【配方一】 【配方】黨參、黃芪各30克,懷山藥、白茯苓、扁豆、白術、甘草各20克,紅棗15克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八味共制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每日振搖1次,浸泡14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益氣健脾,養血悅色。 【主治】氣虛無力、面色無華、不思飲食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溫服10~15毫升,日
【配方】桃花(3月3日采)20克,白酒25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上藥浸入白酒內浸泡3~5日即可取用。 【功效】活血潤膚,益顏色。 【主治】除百病,治皮膚老化、膚色無華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毫升,日服2次。或臨睡前服20毫升,以瘥為度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普濟方》。
【配方一】桃仁100克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桃仁搗碎,納沙缽中細研,入少許白酒,絞取汁,再研再絞,使桃仁盡即正,一並納入小瓷甕中,置於鍋內,隔水煮,看色黃如稀湯即可。 【功效】活血潤膚,悅顏色。 【主治】皮膚粗糙,老化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~30毫升,日服2次。其味極美,女人服之更佳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太平聖惠方》。本
【配方】豬膏100克,生姜汁10~20毫升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豬膏與生姜汁混合,用慢火煎至減半,入白酒混勻,濾過即成。 【功效】開胃健脾,溫中通便。 【主治】頭暈目眩,兩肋脹滿、疼痛,大便不利,毛發枯黃,面色無華,口淡無味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20~30毫升,每日早晨、中午和晚上臨睡前各服1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備急
【配方】雞子3枚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雞蛋敲破,混入白酒中,密封,浸泡28日後,備用。 【功效】美容。 【主治】面色無華,憔悴。 【用法】外用。取此酒塗面,每日早、晚各1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外台秘要》。
【配方】全當歸、白術各26克,川芎10克,人參、生地黃各15克,炒白芍18克,炙甘草、雲茯苓各20克,五加皮25克,紅棗、核桃肉各36克,白酒1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十一味共研細粒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浸潤,蓋嚴,隔水加熱煮1小時後,取下待冷,密封,埋入土中5日以出火毒,取出靜置7日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氣和血,調脾胃,悅顏色
【配方】枸杞子汁、生地黃汁各100毫升,麥冬汁60毫升,杏仁湯(去皮尖)30毫升,人參20克,白茯苓30克,白酒1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白酒倒入容器中,再將人參、白茯苓搗碎,與上各藥汁(湯)一同倒入白酒內,混勻密封,浸泡15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益精固髓,滋陰明目,潤五髒,延年益壽。 【主治】腎虛精虧,腰困體倦,陽萎不起,食欲缺
【配方一】當歸、龍眼肉各15克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兩味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養血益顏。 【主治】黑色素沉著、皮膚老化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晚睡前服20毫升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 ; 【配方二】當歸、甘菊花各30克,龍眼肉180克,枸杞子60克,白酒15
【配方】黨參、枸杞子各25克,米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黨參拍裂、切片,枸杞子洗淨、晾干,共置容器中,加入米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。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氣健脾,養肝益胃。 【主治】脾胃氣虛、血虛萎黃、食欲缺乏、肢體倦怠、腰酸頭暈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~15毫升,日服3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感冒發熱者慎
【配方】人參、當歸、玉竹、黃精、制首烏、枸杞子各30克,黃酒1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六味切片或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黃酒,密封,經常搖動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潤膚烏發,健身益壽。 【主治】容顏憔悴,面色不華,身體贏弱,皮膚毛發干燥,甚則須發枯槁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毫升,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
【配方】白人參、懷山藥、白術各20克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蓋好,以文火煮百沸,取下待冷,密封,浸泡3~5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元氣,健脾胃。 【主治】久病體虛、脾胃虛弱、面色不華、倦怠乏力、食欲缺乏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10~15毫升,日服3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
【配方】熟地黃、枸杞子、何首烏、雞血籐、全當歸各60克,白酒2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五味共制為粗末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經常搖動數下,浸泡14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肝腎,填精血。 【主治】腰膝酸軟、面色萎黃、體倦乏力、精神不振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服10~20毫升,日服3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
【配方】核桃仁120克,杜仲60克,小茴香30克,白酒2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每日振搖數下,浸泡15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腎壯腰。 【主治】腰膝酸痛、四肢無力、面色無華、體倦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毫升,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
【配方】龍眼肉250克,枸杞子120克,當歸、菊花各30克,白酒3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前四味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30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【功效】養血潤膚,滋補肝腎。 【主治】身體虛弱,皮膚粗糙、老化等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~15毫升,日服2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身體強壯、內熱甚者忌服。
【配方】生豬板油50克,蜂蜜10~20克,白酒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豬板油切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和蜂蜜,蓋好,置文火上煮數百沸,取下待溫,過濾去渣,備用。 【功效】潤肺生津,澤膚美發。 【主治】老年人肺虛久咳、肌膚粗糙、毛發枯黃等症。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20毫升,日服3次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痰濕內停者慎用。
【配方】礬石(燒煉各半)60克,石膏、代赭石、淮山藥、蜀椒、遠志、狼毒、半夏(洗)、芒硝、玄參、麻黃、防風、桔梗、干地黃、秦艽、石楠葉、石韋、黃連、莽草、寒水石、菟絲子、炙甘草各30克,白石英45克,杏仁(去皮尖)20枚,酒曲1500克,糯米3000克。 【制法】將前二十四味共制為粗末,入布袋,待用;再將糯米淘洗淨,瀝干,蒸飯,待溫,入酒曲拌勻入甕
【配方】桃花(3月3日采)106克,馬蘭花(5月6日采)175克,芝麻花(6月6日采)211克,黃菊花(9月9日采)317克,臘水(12月8日取)10000毫升,桃仁(春分日采)49枚,白面5000克,酒曲適量。 【制法】將四花、桃仁(搗碎)、白面和臘水共置容器中,入曲(壓末)拌勻,封,發酵,49日酒熟,去渣即成。 【功效】補虛益氣,益壽耐老,
【配方】黑雄雞1只(理如食法,和五味炒香熟),白酒20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雞投入酒中封口,經宿取飲。 【功效】補益增白。 【主治】新產婦,令人膚白。 【用法】口服:不拘時,隨量飲酒食雞肉。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
【配方】人參、白茯苓、麥冬各60克,生地黃、枸杞子各150克,杏仁80克,白酒1500毫升。 【制法】將人參、白茯苓軋為細面;麥冬、杏仁、生地黃、枸杞子粗碎,置沙鍋中,加水2500毫升,煎至1000毫升,連同白酒置瓷鍋中煮至2000毫升,倒入瓶中,再將上述人參、白茯苓粉倒入瓶中,密封,浸泡7日後,即可取用。 【功效】補精髓,益氣血,悅顏色,健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