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益腎安胎酒

      【配方】人參、白術、杜仲、川續斷、桑寄生、益智仁、阿膠、菟絲子、補骨脂各9g,艾葉6g,黃酒250mL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(十味)加水煎2次,取濃汁250mL,兌入黃酒,和勻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扶陽,益腎,安胎。   【主治】妊娠腰酸腿軟、小腹冷痛、白帶下注、四肢不溫、頭眩健忘、面色晦暗等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日1劑,分3次溫服。   【附記】引

  • 紫酒

      【配方】大黑豆30g,川續斷20g,黃酒1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黑豆炒至香熟,川斷切碎,入沙鍋內,加入黃酒煎至70mL,去渣,待溫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補腎壯腰,通絡止痛。   【主治】妊娠腰痛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空腹j次頓服,不愈如法再制再服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本草綱目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蜈蚣七酒

      【配方】蜈蚣七15g,白酒5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洗淨,切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祛風除濕,活血祛淤,利尿消腫。   【主治】婦女白帶、淋症、風濕疼痛、跌打損傷等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~15mL,日服2次。   【附記】引白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

  • 冬瓜子酒

      【配方】冬瓜子200g,黃酒5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冬瓜子炒黃,壓碎,置容器中,加入黃酒,密封,浸泡10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祛濕利尿,解毒消炎,滋陰補腎。   【主治】白帶、腎虛尿濁等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~30mL,日服2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臨床驗證效佳。

  • 四葉細辛酒

      【配方】四葉細辛60g,白酒5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洗淨,切碎,置容器中。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理氣活血,祛濕散寒,祛淤解毒。   【主治】白帶、勞傷、腰腿痛、跌打損傷、疖腫等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~15mL,日服2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紅籐酒

      【配方】紅籐、白頭翁各12g,黃酒2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兩味切碎,置容器中,加入黃酒,煎至減半,去渣,待溫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清利濕熱,活血通絡。   【主治】經前乳脹,小腹兩側牽痛,兼止帶下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日1劑,分2~3次服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驗之臨床效佳。

  • 九味消脹酒

      【配方】制香附50g,郁金、合歡皮各20g,蘇羅子、路路通各30g,青橘葉、川楝子、烏藥各15g,白酒6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八味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即可取用。   【功效】舒肝開郁,疏通經絡,調經止痛。   【主治】經前乳脹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墅15~30mL,日服2或3次。   【附記】效佳,臨床應用,可隨症加味

  • 參茸補血露

      【配方】丹參30g,川芎、何首烏、甘草、茯神各12g,枸杞子、白豆蔻、五味子各9g,鹿茸6g,白術(焦)、蓮子肉、遠志、當歸、生地黃、石菖蒲各15g,白糖250g,白酒25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十五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和白糖,密封,隔水蒸煮3小時,離火待冷,埋土中3日出火毒,浸泡5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補血益精,活血通

  • 栀子酒

      【配方】黃栀子30g,白酒30~60mL。   【制法】將黃栀子打碎,置容器內,加入白酒(以浸過藥面為度),浸泡半小時後即可取用。   【功效】清熱解毒利濕。   【主治】小兒過敏性陰莖包皮水腫。   【用法】外用。用煮沸消毒過的鴨毛浸制備好的栀子酒塗患處,反復多次塗擦之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新醫學》。屢用效佳。

  • 七味藥酒方

      【配方】白芷、當歸、赤芍、紅花、生地黃、石胡荽各30g,樟腦粉15g,大曲酒5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七味研為粗末,置有蓋瓷缸內,再將大曲酒燙熱沖入,密封,每日振搖1次,浸泡10日後,即可使用。   【功效】活血祛風,溫經通絡。   【主治】小兒下肢麻痺症(中後期)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每日早、中、晚各以小瓷杯取藥酒適量,隔開水燙熱,用脫脂藥棉蘸藥

  • 艾韭酒

      【配方】艾葉、韭菜各30g,白酒3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兩味搗爛,入白酒調勻成糊狀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溫經散寒,活血消腫。   【主治】新生兒硬皮症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先用艾條溫灸患部,然後取此酒糊塗搽患部。日灸、搽2~3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青梅煮酒

      【配方】青梅30g,黃酒1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青梅和黃酒放入瓷杯中,置有水的蒸鍋中加熱蒸炖20分鐘,去渣即成。   【功效】醒胃,殺蟲,止痛。   【主治】食欲缺乏,蛔蟲性腹痛以及慢性消化不良性洩瀉者,均可用之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溫服10~30mL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百病中醫藥酒療法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二仁酒

      【配方】杏仁、桃仁各7粒,栀子7枚,面粉15g,燒酒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共搗爛如泥,入面粉和燒酒調和成糊狀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清心瀉火,下氣行淤,安神熄風。   【主治】急、慢驚風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每取藥酒膏適量,塗搽患兒兩足心、手心。每日塗搽數次。或外用紗布包扎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百病中醫熏洗熨擦療法》。治療40例(其中慢驚風15例)

  • 清肝熄風酒

      【配方】天竺黃15g,栀子10g,蟬蛻6g,羚羊角粉1支(約09g),米酒15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加水300mL煎至100mL,入米酒、羚羊角粉拌勻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清熱化淤,熄風止痙。   【主治】急驚風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5~10mL,日服3次。   【附記】效佳。

  • 牛黃酒

      【配方】牛黃、鐘乳(研)、麻黃、秦艽、人參各2.4g,桂心2g,龍骨、白術、甘草、細辛、當歸各1.5g,杏仁1.2g,蜀椒,蜣螂蟲各9g,白酒5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十四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益氣助陽,活血祛風,清心鎮驚。   【主治】小兒驚痫,經年小勞辄發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

  • 木防己酒

      【配方】木防己4.2g,鉛丹、防風、桂心、龍齒各2.4g,丹砂、炙甘草各18g,獨活0.6g,細辛、當歸、干姜各1.5g,莽草0.3g,白酒5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十二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5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祛風涼血,息風通絡。   【主治】小兒風痫發動,手足不仁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5mL,日服

  • 獨活酒

      【配方】獨活、甘草、木防己各1.2g,干姜、細辛各1.5g,鸱頭1枚,桂心60g,鐵精30g,人參9g,白酒4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九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5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補肝腎,止風痫。   【主治】小兒風痫,屢經發動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5mL,日服2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普濟方》。驗之臨

  • 二姜酒

      【配方】干姜、生姜各15g,白酒(或黃酒)5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兩味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去渣即成。或加紅糖矯味。   【功效】溫中止嘔。   【主治】嘔吐,無淪年齡大小均可用之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5~10mL,日服2次。不能飲酒者(如幼兒等)可取此藥酒外擦肚臍、中脘穴,日擦數次。   【附記】忌腥辣。

  • 紫石酒

      【配方】紫石英24g,制附子1g,鐵精、茯神、獨活各15g,遠志、桂心各1.8g,炙蜂房、牛黃各0.6g,干姜,炙甘草、人參各1g,白酒5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十二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5~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益氣壯陽,清心安神。   【主治】小兒風痫發作,言語謬錯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5~10mL

  • 姜醋酒方

      【配方】生姜10g,面粉30g,陳醋30mL,白酒20mL。   【制法】將生姜搗爛後,入面粉、醋和酒,調和成稠糊狀,做成藥餅兩個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溫中止嘔。   【主治】嘔吐,腹部喜暖畏寒者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取藥餅敷患兒兩足心,外用紗布包扎固定。每日換藥1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柑樹葉酒

      【配方】柑樹葉30g,米酒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炒焦,研末,用米酒調和如泥狀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平喘。   【主治】麻疹後氣喘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取藥酒泥敷患兒肚臍上,外用紗布膠布固定。每日換藥1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糯米酒

      【配方】糯米酒1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糯米酒隔水炖溫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透疹。   【主治】小兒麻疹初起者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趁熱溫服,服後蓋被,汗出疹透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芫荽酒

      【配方】芫荽120g,燒酒250mL。   【制法】將芫荽入酒內煎5沸,倒入盆內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透發麻疹。   【主治】麻疹見形後,收沒太快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藥盆上蓋上竹席或薄板,並固定藥盆,趁熱熏洗患處(先熏後洗)。熏時室內必須保持適宜溫度。患兒除頭面露出外,周身用被子包嚴(連用臉盆),不使外溢。熏至10分鐘後,另換熱湯熏洗,熏洗後速用熱毛

  • 牛膝蘭草酒

      【配方】土牛膝根、鵝不食草、馬蘭各50g,酒釀汁2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與酒同煮,加糖適量,取汁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清熱解毒,利尿。   【主治】百日咳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日1劑,分3次服完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蔥腸酒

      【配方】蔥頭50g,豬小腸一節,黃酒3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豬小腸洗淨、切細,與蔥頭炒香後,加入黃酒和淘米水(米泔)300mL,煮熟取汁備用。   【功效】補虛潤燥,化痰祛痰。   【主治】百日咳,日久不愈、痰稀面白、遺尿氣喘等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日1劑,分數次服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紅棗酒

      【配方】紅棗250g,羊脂25g,黃酒250mL。   【制法】先將紅棗用水煮軟後倒去水,再加入羊脂和黃酒,煮1~3沸後,倒入罐內密閉儲存7日後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清熱解毒。   【主治】小兒低熱(氣血兩虛型)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食棗3~5枚,日服2次。連用7~8日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
  • 三味蔥白酒

      【配方】吳茱萸15g,桂枝10g,蔥白(連須)14個,白酒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兩味共研細末,蔥白搗爛,混合,入白酒調和成泥狀,制成藥酒餅2個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溫經,通陽,退熱。   【主治】小兒低熱(氣虛或陽虛型)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取藥酒餅敷患兒兩足心,外用紗布包扎、固定。6小時取下,不應,隔4小時再敷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驗之

  • 星黃酒

      【配方】生南星、雄黃各15g,米醋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前2味共研細末,入米醋調和均勻,制成兩個藥酒餅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退熱解毒。   【主治】小兒風熱感冒及流行性感冒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取藥酒餅敷患兒兩足心(湧泉穴),外用紗布包扎固定。一般24小時內有退熱作用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百病中醫民間療法》。

  • 明礬酒

      【配方】明礬12g,面粉少許,燒酒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明礬用燒酒浸化,然後與面粉拌勻,制一藥酒餅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燥濕祛痰,殺蟲解毒。   【主治】小兒感冒,風痰壅塞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取藥酒餅敷於患者腳心處,每日換藥1~2次,連用2~3日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驗之臨床,確有良效。

  • 荸荠酒

      【配方】鮮荸荠10個,米酒(酒釀)100mL。   【制法】先將荸荠洗淨、去皮、切片,與酒釀一同入鍋,加水適量,煮熟即可食用。   【功效】清熱解毒。   【主治】小兒風熱感冒、水痘、麻疹等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頓服,日服1-2劑。亦可連渣食用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臨床驗證有效。

Total 1184 篇文章  FirstPage PreviousPage NextPage LastPage CurrentPage:2/40  30篇文章/Page  GoTo Page: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