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養血生發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   【配方】制何首烏50克,當歸、熟地黃、天麻各30克,川芎、木瓜各20克,白酒1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共研為粗末,用紗布袋裝,扎口,白酒浸泡。密封浸泡14日後取出藥袋,壓搾取液,將兩液合並,靜置,過濾後裝瓶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養血補腎,祛風生發。   【主治】斑禿、全禿、脂溢性脫發以及病後、產後脫發,屬血虛證者。   【用法】

  • 斑蝥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   【配方】斑蝥(去頭、足、翅)15只,白酒2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研成粗末,置淨瓶中,加入白酒,蓋嚴,浸泡5~7日後即可取用。   【功效】攻毒,消瘡。   【主治】斑禿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塗搽患處,日輕塗2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忌內服。     【配方二】   【來源】浙江中醫雜志   【配方】斑蝥

  • 生發藥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   【配方】鮮骨碎補30克,斑蝥5只,高度燒酒15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骨碎補打碎,與斑蝥一起用燒酒浸泡12日後,過濾即得。   【功效】促毛發生長。   【主治】斑禿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用藥棉球蘸藥酒搽患處,日擦2~3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此藥酒僅供外用,忌內服。藥酒不能滴入眼中。又《瘡瘍外用本草》介紹治斑禿兩方,可

  • 鬧羊花酒

      【配方】鬧羊花21朵,鮮毛姜17片,高粱酒25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投入高梁酒中,外用紙將碗口封固,放鍋中隔水蒸1小時左右即可取用。   【功效】促進毛發生長。   【主治】斑禿。   【用法】外用。每日用藥酒塗擦患處,一日塗4~5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浙江中醫雜志》。屢用有效。

  • 銀花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   【配方】金銀花100克,白酒5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以上藥與酒裝入大口瓶,密封,浸泡1周後,待酒色呈棕黃色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清熱解毒,活絡生發。   【主治】斑禿。   【用法】外用。先用鮮生姜片擦斑禿處數遍,然後用紗布塊蘸藥酒擦病灶部位,約2~3分鐘,待斑禿處皮膚發紅為度。每日擦洗2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新疆中醫藥》。屢用效

  • 春壽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   【配方】天冬、麥冬、熟地黃、生地黃、懷山藥、蓮子肉、紅棗各等份。每210克藥材用黃酒25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七味搗碎,混勻,置容器中,加入黃酒,密封,隔水加熱後,靜置數日,即可飲用。   【功效】養陰生津,補腎健脾。   【主治】陰虛津虧並兼有脾弱所致的腰酸、須發早白、神志不寧、食少等症。有利於延緩因陰虛津少

  • 延壽酒

      【配方】黃精、天冬各30克,松葉15克,枸杞子20克,蒼術12克,白酒1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黃精、天冬、蒼術切成約0.8厘米的小塊,松節切成半節,同枸杞子一起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搖勻,密封,浸泡15日後,即可取用。   【功效】滋養肺腎,補精填髓,強身益壽。   【主治】體虛食少、乏力、腳軟、眩暈、視物昏花、須發早白、風濕痺證、四肢麻木等症。無

  • 神仙延壽酒

      【配方】生地黃、熟地黃、天冬、麥冬、當歸、川牛膝、川芎、白芍、茯苓、知母、杜仲、小茼香、巴戟天、枸杞子、肉苁蓉各60克,破故紙、砂仁、白術、遠志各30克,人參、木香、石菖蒲、柏子仁各15克,黃柏90克,白酒30千克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二十四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隔水加熱1.5小時,取出容器,埋入士中3口以去火毒,靜置待用。   【功

  • 延齡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   【配方】枸杞子240克,龍眼肉120克,當歸60克,炒白術30克,大黑豆100克,白酒5000~7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四味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另將黑豆炒至香,趁熱投入酒中,密封,浸泡10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養血健脾,延緩衰老。   【主治】精血小足,脾虛濕困所致的頭暈、心悸、睡眠不安、目視不明、食少困倦、

  • 五子酒

      【配方】枸杞子、菟絲子、女貞子、覆盆子、五味子各50克,白燒酒25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五味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15日後即可取用。   【功效】益精氣,抗早衰。   【主治】肝腎虧虛,遺精早洩,腰膝酸軟,未老先衰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~30毫升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

  • 黃精酒

      【配方】黃精、蒼術各500克,側柏葉、天冬各600克,枸杞根400克,糯米1250克,酒曲1200克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五味搗碎,置大沙鍋內,加水煎至1000毫升,待冷備用。如無大沙鍋,亦可分數次煎。再將糯米淘淨,蒸煮後瀝半干,倒入淨缸中待冷,然後將藥汁倒入缸中,加入酒曲(先研細末),攪拌均勻,加蓋密封,置保溫處。經21日後開封,壓去糟,貯瓶備用。  

  • 黃精蒼術酒

      【配方】黃精、蒼術各2000克,枸杞根2500克,松葉4500克,天冬1500克,杏仁、懷山藥、牛乳各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杏仁研爛,入牛乳絞汁,以杏仁盡為度,後取懷山藥相合,與諸藥(先研細)共入新瓷瓶盛之,密封瓶口,置於鍋中,隔水煮1小時乃成。   【功效】滋養肺腎,補精填髓,延年益壽。   【主治】主百病,延年益壽,發白再黑,齒落更生。   【用法

  • 延年百歲酒

      【配方】大熟地黃、紫丹參、北黃芪各50克,當歸身、川續斷、枸杞子、龜甲膠、鹿角膠各30克,北麗參(切片)、紅花各15克,黑豆(炒香)100克,蘇木10克,米雙酒15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五味研成粗粉,與余藥(二膠先烊化)同置容器中,加入米雙酒,密封,浸泡1~3個月後即可取用。   【功效】補氣活血,滋陰壯陽。   【主治】早衰,體弱或病後所致之氣

  • 萬病無憂酒

      【配方】當歸、川芎、白芷、荊芥穗、地骨皮、牛膝、大茴香、木瓜、烏藥、煅自然銅、木香、乳香、沒藥、炙甘草各15克,白芍、破故紙、威靈仙、鉤籐、石楠籐各30克,防風22.5克,羌活、雄黑豆(炒香)各60克,炒杜仲、紫荊皮各45克,白酒一大壇(約25千克)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二十四味共搗碎,和勻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、密封,浸泡5~10日後即可飲用。

  • 精神藥酒秘方

      【配方】東北人參、於地黃、甘枸杞子各15克,淫羊藿、沙苑蒺藜、母丁香各9克,沉香、遠志肉各3克,荔枝核7枚(搗碎),60度高粱白酒1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九味,先去掉雜質、灰塵,再同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45日後即可飲用。   【功效】補氣養陰,溫腎健脾。   【主治】體虛,精神疲乏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毫升,徐徐呷服。日服1

  • 滋補肝腎酒

      【配方】女貞子、胡麻仁、枸杞子各60克,生地黃30克,冰糖100克,白酒2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胡麻仁水浸,去掉浮物,洗淨蒸過,研爛;余藥搗碎,與胡麻仁同入布袋,待用;另將冰糖放鍋中,加水適量,置文火上加熱溶化,待變成黃色時,趁熱用淨細紗布過濾一遍,備用;將白酒放入容器中,加入藥袋,加蓋,置爐上文火煮至魚眼沸時取下,待冷後密封,置陰涼處隔日搖動數

  • 補腎壯陽酒

      【配方】老條黨參、熟地黃、枸杞子各20克,沙苑子、淫羊藿、公丁香各15克,遠志肉10克,廣沉香6克,荔枝肉10個,白酒1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九味加工使細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置陰涼干燥處。經三晝夜後,打開口,蓋一半,再置文火上煮數百沸,取下稍冷後加蓋,再放入冷水中拔出火毒,密封後放干燥處,21日後開封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

  • 生發酊

      【配方】鬧羊花60g,補骨脂30g,生姜50g,75%乙醇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先將鬧羊花、補骨脂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75%乙醇500mL,攪拌後蓋嚴。將容器放蒸汽鍋內,保持微溫,浸泡9小時後,過濾去渣。濾液中再加入切碎的生姜,蓋嚴,浸泡二晝夜,過濾,制成400mL,分裝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潤膚生肌。   【主治】斑禿、脂溢性皮炎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

  • 合和酒

      【配方】甜杏仁60克,花生油40克,地黃汁150毫升,大棗30克,生姜汁40毫升,蜂蜜60克,白酒15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牛姜汁同白酒、花生油攪勻。倒入瓷壇內;將蜂蜜重煉,將搗爛成泥的杏仁、去核的大棗,同蜂蜜一齊趁熱裝八瓷壇內,置文火上煮沸;將地黃汁倒入冷卻後的藥液中,密封,置陰涼干燥處,7日後開封,過濾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補脾益氣,調中和胃,

  • 草還丹酒

      【配方】石菖蒲、補骨脂、熟地黃、遠志、地骨皮、牛膝各30克,白酒5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六味共研細末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5日後即可飲用。   【功效】理氣活血,聰耳明目,輕身延年,安神益智。   【主治】老年人五髒不足、精神恍惚、耳聾耳鳴、少寐多夢、食欲缺乏等症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服10毫升,每日早、午各服1次。   【附記

  • 菊花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菊花、生地黃、枸杞根各2500克,糯米35千克,酒曲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三味加水50千克煮至減半,備用;糯米浸泡,瀝干,蒸飯,待溫,同酒曲(先壓細)、藥汁同拌令勻,入甕密封,候熟澄清備用。   【功效】壯筋骨,補精髓,清虛熱。   【主治】早衰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溫服10毫升,日服3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太平聖惠方》。《集驗良方》

  • 熙春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生豬板油500克,甘枸杞子、龍眼肉、女貞子(冬至日集,九蒸九曬)、生地黃、仙靈脾、生綠豆各120克,滴花燒酒10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七味洗淨,曬干,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燒酒,密封,浸泡1個月後即可取用。食素者去豬油,加柿餅500克可也。   【功效】健步駐顏,滋養心腎。   【主治】身體虛弱,早衰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不拘時候,頻頻

  • 沉香酒

      【配方】沉香(研末)6g,蜂蜜、豬油各120g,低度白酒300mL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、蜂蜜、豬油、白酒一並置容器中,浸泡48小時後即可服用。   【功效】降氣止痛,滋潤補中,潤腸通便。   【主治】老年性腸梗阻(中氣不足)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日服2次,每次服15~30mL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百病中醫集驗高效良方》。本方原為水煎,今改用酒劑。驗

  • 斑蝥側柏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   【配方】斑蝥5克,側柏葉10克,辣椒10克,干姜5克,白僵蠶10克,75%乙醇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按比例研為粗末,投入75%乙醇(酒精)中,密封,浸泡1周後即可取用。   【功效】清熱解毒,活血化淤,祛風止癢。   【主治】斑禿。   【用法】外用。使用時以脫脂消毒棉蘸少許藥液反復塗擦脫發處,直至出現微熱或輕微刺激痛為度。每日1~

  • 八仙長壽酒

      【來源】《壽世保元》   【配方】生地黃3g,山藥、山茱萸各15g,茯苓、牡丹皮、澤瀉各12g,麥冬、五味子各10g。   【制法】上藥研成粗末,紗布袋裝,扎口,用白酒l000ml浸泡。密封14日後,取出藥袋,將壓搾藥渣所得藥液與藥酒合並,過濾後裝瓶,備用。   【用法】每日1次,每次飲20ml。   【功效】補腎養肺。   【主治】用於老年人肺腎陰虛

  • 湧泉酒

      【配方一】   【配方】甘草、王不留行各10g,天花粉9g,當歸7g,穿山甲(炙黃)5g,黃酒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上藥共研為細末,備用。   【功效】活血通經。   【主治】產後乳汁不通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取藥末7g,以黃酒30mL煎至15g,候溫服之。日服2次。   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驗之臨床,確有良效。   【配方二】   【來源】

  • 解毒生發酊

      【配方】诃子、桂枝、山柰、青皮、樟腦各等份,75%乙醇適量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五味共研細末,置容器中,加入75%乙醇,密封,浸泡1周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祛風止癢,解毒生發。   【主治】脫發。   【用法】外用:先用艾葉湯(艾葉、菊花、薄荷、防風、藁本、藿香、甘草、蔓荊子、荊芥穗各9g,煎水)熏洗患處(每日1劑,日2次),洗後拭干,再取此

  • 玉竹高齡酒

      【配方】玉竹、桑椹各488克,白芍、茯苓、黨參、菊花各122克,炙甘草、陳皮各31克,制何首烏183克,當歸91克,白酒5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十味共制為粗末,用白酒浸潰10~15日後,按滲濾法緩緩滲濾,收集滲濾液;另取蔗糖3000克,制成糖漿,加入濾液中,另加紅曲適量調色,攪勻,靜置,濾過約制成50000毫升,儲瓶備用。   【功效】補脾腎,

  • 卻老酒

      【配方】甘菊花、麥冬、枸杞子、焦白術、石菖蒲、遠志、熟地黃各60克,白茯苓70克,人參30克,肉桂25克,何首烏50克,白酒2000毫升。   【制法】將前十一味共制為粗末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7日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   【功效】益腎健脾,養血駐顏。   【主治】精血不足,身體衰弱,容顏無華,毛發憔悴。   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10毫

  • 烏須酒

      【配方】生地黃、何首烏各120克,熟地黃、天冬、枸杞子、當歸各60克,麥冬240克,人參、牛膝各30克,黃米2000克,淮曲10塊。   【制法】將前九味共制為末,加入曲(壓細),拌黃米飯,按常法釀酒。酒熟,壓去渣,即可服用。   【功效】澤肌膚,烏毛發,滋補肝腎。   【主治】精血不足,陰虧氣弱所致的須發早白、面色少華、周身疲倦、腰膝酸軟、頭眩耳鳴等

Total 1184 篇文章  FirstPage PreviousPage NextPage LastPage CurrentPage:23/40  30篇文章/Page  GoTo Page: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