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農中藥網 >> 中藥方劑 >> 桂枝附子湯

桂枝附子湯

  【方劑名桂枝附子湯,出自漢·《金匮要略》。

  【組成】桂枝四兩(9克)、附子三枚(9克)、炙甘草二兩(6克)、生姜三兩(9克)、大棗十二枚(9克)。

  【用法】水煎服。目前臨床各藥用量均按常規劑量酌減。

  【功效】祛風除濕,溫經散寒。

  【主治】主治風寒濕外襲肌表,身體疼煩,不能轉側,以及陽虛內寒的胸腹疼痛,喘咳洩瀉,舌苔薄白,脈浮虛而澀。

  【臨床醫案】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痛風、類風濕關節炎、病窦綜合征等病症。

  1.痛風:納入60例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,中藥治療組及西藥對照組各30例。西藥對照組口服別嘌醇、美洛昔康;中藥治療組服用加味桂枝附子湯。療程為3周。結果:中藥治療組臨床治愈率為20%,總有效率為83.3%,對照組臨床治愈率23.3%,總有效率為86.7%,治療組在改善血脂異常、降低血沉、C反應蛋白方面優於對照組,改善關節腫脹、功能等方面優於對照組。西藥對照組則能有效降低血尿酸、減輕關節疼痛。(廣州中醫藥大學,2009年)

  2.類風濕關節炎:將符合標准的60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、對照組各30例,對照組:益賽普25毫克,每周2次(隔3日),第3個月改為25毫克,每周1次,皮下注射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桂枝附子湯,觀察12周。結果:治療組在改善臨床症狀、炎性指標、疾病活動度、ACR標准評估以及臨床總療效方面均優於對照組。(《廣州中醫藥大學學位論文》2013年)

  3.病窦綜合征:本方加生脈散治療患者40例,結果:桂枝附子湯合生脈散加減方以溫補心腎,益氣活血之法。以陽藥為主。輔以陰藥,陰能助陽,陰能制陽,共奏溫陽益氣、活血散寒之功,且避久服陽燥之虞。使其中醫證候療效達90%,病窦療效達85%。(《醫藥論壇雜志》2011年第18期)

  【方解】本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相搏或正虛內寒所致的病症。方用桂枝、附子祛除寒濕、溫經通絡,佐以生姜、大棗調和營衛,藥簡力宏。臨床應用以表陽已虛,風濕內盛,或陽虛內寒所致的身體煩疼、不得轉側,或自汗出,以及虛寒性胸腹痛、喘咳、洩瀉、苔薄白、脈虛而澀為辨證要點。

  【現代研究】通過實驗研究證明:桂枝附子湯再加白術白芍茯苓,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抗炎作用,其機制可能與免疫反應和一些化學介質的作用有關,並可避免皮質醇及非皮質醇抗炎藥的顯著不良反應;還報道該方通過實驗證明,對氧化苦接觸性皮炎(遲發型超敏作用)有抑制作用。

  【方歌】桂枝附子湯通陽,附子重用是三兩,扶陽甘草大棗與生姜,溫經散寒除痺良。


神農中藥網 www.yesae.com © All Rights Reserved.